世界机器人大会昨落幕 人工智能盛宴孩子们没看够(图)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8-29 17:28:51


 

昨天,世界机器人大会迎来大批观众,一对母子正在观看手术机器人的演示。本报记者和冠欣摄

 

本报记者 孙奇茹 赵鹏 实习生 胡子慧

能画画,陪聊天,会弹钢琴,还能兜售矿泉水……持续五天在亦庄上演的“机器人总动员”精彩纷呈,吸引一批批市民前来体验人工智能的科技盛宴。昨日,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落下帷幕,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本次机器人大会共吸引24万观众到场体验,在线观看直播的人数也突破680万人次,相关企业还签署了近80亿元的合同。

看不够:

“水母为什么能飞上天”

刚刚过去的周末,世界机器人大会迎来了最热闹的时刻,很多市民带着孩子、老人一起来到现场,体验一把“未来生活”。

来自德国的“空中水母”机器人被围得水泄不通,一些爸爸干脆让孩子骑在自己的脖子上。一阵烟雾飘起,白色的水母摇曳身姿,仿佛在海洋里游动。“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孩子兴奋地跳起来。“水母为什么能飞上天?”“我怎么没看到它身上的发动机呀?”连珠炮似的问题从围观的小朋友们口中冒了出来。

这个空中水母由一个氦气球大脑袋和八根触须组成,总重量才1.3公斤,柔软的触手能够产生类似于生物蠕动的驱动力,这在航空历史上堪称首创。

昨天下午,当仿生水母空中飞行时,一名好奇的孩子突然跳起,用手抓住了仿生水母机器人的一只触角,这一抓让仿生水母意外“受伤”。随后,德国工程师紧急修补了水母机器人。

在康力优蓝展区,作为第二次参加机器人大会的“优友”机器人,如今越来越聪明了,能够通过人类声音、面部表情来识别对方的情绪。

会场里,售货机器人就是服务员,满载着矿泉水在人群中自动穿梭、避障,身上还写着“口渴扫我,两元一瓶嗨起来”的字样。

高智商:

3分钟为你现场体检

除了流水线上大量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能舞狮、会画画、能弹钢琴等身怀绝技的机器人数不胜数,让现场观众们大开眼界。

30厘米高,摆在桌上小巧可爱的机器人“小火宝”,功能颇为强大。在屏幕上输入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再把小火宝头上的耳机摘下,戴在自己的耳朵上,3分钟后,小火宝就会给你提供一份健康报告,血压血糖、胃肠功能、脑神经、体内微量元素等信息有无异常等一览无余。

秘诀在于小火宝的耳机。“耳机内有传感器,而人类的耳朵其实是包含很多穴位的一个重要器官。通过耳机传感器和耳朵接触,发射少量电磁波后,后台就能收集到关于人类身体的大量信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项目经理陈真介绍,收集到的这些信息与全国多家三甲合作医院的信息比对后,系统就会分析出用户可能的身体异常信息,为家庭用户进一步到医院就诊提供参考。

另一款卡通兔子外形的智能导诊机器人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关注体验。体验者只要在屏幕上的人体图像上点击不舒服的身体部位和症状,就能知道自己该挂哪个科室的号,还能选择问诊的医生,给导诊人员减轻了不少负担。

家中如果有吃饭不能自理的老人或是病人,每到饭点,总要有人要先饿着肚子,专门照顾老人或病人。小巧的用餐辅助机器人,就能把家人解放出来,也让老人、病人有尊严地进食。

这款机器人由一个小巧的外部遥控设备控制,只要进行简单的设置,用户就可以通过机器人的辅助独立用餐。“这款机器人可以让有饮食障碍的人士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节奏吃饭,日后可能会增加语音互动的功能,让机器人与人的交流更有温度。”工作人员说。

促普及:

机器人编程进课堂

“该你了。”下棋机器人催促着小男孩,小男孩右手拿着黑色的棋子,盯着棋盘,琢磨着下一步该怎么走。

“哎呀,不该往那儿下的。”一旁的妈妈替他着急。小男孩“掉”进了机器人的陷阱,几步走下来,下棋机器人就赢了。不服输的孩子还想过招,可展会即将闭馆,他不得不跟着家长抓紧时间参观其他展区。

不远处,北京市第二中学亦庄学校的展台吸引众多家长和孩子驻足参观。“小学生自个儿设计制作机器人,厉害呀!”一位家长夸赞道。这是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唯一一个小学生机器人展区。“我三年级的时候上过几何机器人课程,自己动手组装拆解机器人很有趣。”五年级的张希铭当起了现场讲解员。

随着人工智能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对机器人产生兴趣,不少学校开始把机器人编程引进课堂。北京市第二中学亦庄学校的张老师说:“设计机器人要从娃娃抓起,让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都得到锻炼。”

经过连续三年的举办,世界机器人大会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搭建起了展示最新成果和产品的舞台,也将显著促进北京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壮大。

相关新闻

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

机器人领域十项技术展望

据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记者盖博铭 陈旭)在27日举行的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闭幕式上,世界机器人大会专家委员会结合机器人发展态势和演进规律,发布“机器人领域十项最具成长性技术展望(2017-2018年)”。医疗、勘探、国防等领域成为重点标的。

(一)“软体的机器人”——柔性机器人技术

该技术是指采用柔韧性材料进行机器人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一般采用记忆合金、气体驱动等控制方式。柔性材料具有能够在大范围内任意改变自身形状的特点,在管道故障检查、医疗诊断、侦查探测领域具有广泛前景。

(二)“机器人可变形”——液态金属控制技术

该技术是指通过控制驱动电磁场外部环境,对液态金属材料进行外观特征、运动状态的准确控制的一种技术,可以用于智能制造、灾后救援等领域。

(三)“生物信号也可以控制机器人”——生肌电控制技术

该技术是指利用人类上肢表面肌电信号来控制机器臂的技术,可以增强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主动性,在远程控制、医疗康复等领域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

(四)“机器人也可以有皮肤”——敏感触觉技术

该技术是指采用基于电学和微粒子触觉技术的新型触觉传感器,使机器人拥有类似人类皮肤的敏感触觉,能够让机器人对物体的外形、质地和硬度更加敏感,最终胜任医疗、勘探等一系列复杂工作。

(五)“机器人‘主动’和你说话”——会话式智能交互技术

该技术是指结合语音唤醒、远场语音识别和深度语义理解技术,让人与机器能够实现人与人一般的交互方式。机器人不仅能理解用户的问题并给出精准答案,还能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主动引导完成会话。

(六)“机器人可以有‘心理活动’”——情感识别技术

该技术是指通过融合人类面部表情、语音特征、眼动状态和肢体识别等多类别状态特征,并且通过感知技术综合判断,实现对人类情感甚至是心理活动的有效识别,使机器人获得类似人类的观察、理解、反应能力。可应用于机器人辅助医疗康复、刑侦鉴别等领域。

(七)“用意念操控机器”——脑机接口技术

该技术是指通过对神经系统电活动和特征信号的收集、识别及转化,使人脑发出的指令能够直接传递给指定的机器终端,在人与机器人的交流沟通领域有重大创新意义,可应用于助残康复、灾害救援和娱乐体验。

(八)“机器人为你带路”——自动驾驶技术

该技术是指通过深度学习、机器视觉、人机交互等多种技术融合,实现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自动驾驶。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可为人类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的装载和运输工具,并延伸到道路状况测试、国防军事安全等领域。

(九)“再造一个虚拟现场”——虚拟现实机器人技术

该技术是指基于多传感器、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操作者对机器人的虚拟遥控操作的技术,在维修检测、娱乐体验、现场救援、军事侦察等领域有应用价值。

(十)“机器人之间可互联”——机器人云服务技术

该技术是指机器人本身作为执行终端,通过云端进行存储与计算,即时响应需求和实现功能,突破单机模式限制,有效实现数据互通和知识共享,为用户提供无限扩展、按需使用的新型机器人服务方式。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