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胡同的“标配”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9-06 20:16:59
水井是胡同里的必备设施
■张双林
近日,北京各街道治理“开墙打洞”和私搭乱建,恢复胡同旧貌的专项整治工作,引起了市民的关注和支持。人们普遍希望胡同不要成为旅游点,不能用此生财,能恢复往昔的清幽、寂静和宜居。
老北京的胡同是北京文化的重要载体,故而数百年来有关胡同的议题、著述汗牛充栋、多如牛毛。许多说法也难以统一,像北京老城区内到底有多少条胡同也众说纷纭,历代的统计也不够准确,如有人说元代有400多条;明代有1000多条;清代有2000多余。“多条”之说意味着统计的不精确。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人多田贞一编的《北京地名志》称北京城区内有胡同3300多条。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古今北京》统计说4550条,而近年出版的《北京胡同志》则认为“北京的街巷胡同最多时多达6104条,直称胡同的有1316条”,有零有整,接近准确。但是,人们没有胡同越来越多的感觉。
从本质上讲,北京的胡同与外省市的街巷弄堂没有多少区别,只是因北京自古以来是“首善之区”和五朝古都,胡同的人文色彩厚重和历史积淀丰富而引得关注多些。老北京的胡同自从出现之始,除了清幽、寂静方便居住外,还有许多标准配置,了解这些标配对于今天的胡同改造,恢复原貌是有参考价值的。当然,因时过境迁,许多标配也难以再现,只是做为胡同的历史,永驻人间而已。
水井是必备之物
水是生命的源泉,谁也离不开水的滋养。北京是个缺河湖的城市,但历史上地下水还是十分丰富的,人们饮用水差不多都来自井水,故而每条胡同里几乎都设有水井。清代朱一新编纂的《京师坊巷志稿》,将井做为胡同最重要的元素,许多坊巷胡同题目下都标有“井一”、“井二”等字样。如“东华门外南长街俗称南池子,井二”、“石虎胡同,井一”、“八大人胡同,井一”及“林驸马胡同,井一”等记述。在《京师坊巷志稿》上记载的井近千个,而且只是“官井”(公共用井),那些在王府、深宅大院中的“私井”没有记录在案。
北京的井,大多是苦水咸水,饮用不适,故四九城内的几个甜水井就特别招人待见,如东城的大、小甜水井,安定门外的上龙胡同的井,及什么“甘井”等等,在当时名声远扬,并留在地名中。其他地区如有甜水井,在《京师坊巷志稿》中,都要特别记述,像今日东城宽街附近的草场胡同,“有井,甘洌可用,不减十王府街之井也”。所谓“十王府街”即今日的王府井大街,街西的大、小甜水井胡同的井是京城为数不多“甘洌可用”的井。在今广安门内,当年有四眼井胡同,胡同的井水可直接食用,并留下了“斜街老屋孰为邻,井洌泉甘意倍亲”的诗句。
胡同离不开井,没有井,胡同的人就没有了生存条件。有了自来水之后,水井退出历史舞台,但许许多多留在了胡同名称中,如井儿胡同、三眼井、四眼井、高井、天井、七井、湿井、琉璃井胡同等等,让人们很自然地想起与水井相伴的时光。
寺庙和小铺儿不可或缺
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精神上得到满足也必不可少。因此,在京城数以千计的胡同里有许多佛、道教的寺庙宫观。胡同里以小庙为主,小土地庙、小财神庙、小火神庙、小灶王庙等道家小庙,遍布全城大大小小的胡同,虽然不是俗语所说的三步一寺庙,但数量很可观,似乎成了胡同的另一标配。道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信奉者众多,为方便祭祀,胡同里小庙就遍地开花了。佛教的寺庙也不少,而且有些还是大庙,如广化寺在鸦儿胡同、法源寺在西砖胡同,京城的隆福寺、护国寺、拈花寺、柏林寺、隆安寺等等也在胡同里生根发芽。由于胡同里有大庙,有些胡同还成了街,如阎王庙街、土地庙斜街等等。
胡同里庙多,有些庙还成了胡同名,以朝外大街为例,上世纪就有好几条以寺庙命名的,如:喇嘛寺胡同、观音寺胡同、琉璃寺胡同、圆恩寺胡同、净住寺胡同等。至于白庙胡同、宏庙胡同、净土寺胡同、龙王庙胡同、能仁寺胡同等等以庙为名的胡同就更多了。如今有些“更名换姓”,但查询1965年的北京地名志书,随处可见。有些与寺庙有关的胡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做了调整,如安内的永恒胡同原称姑姑寺胡同;灵光胡同原称灵官庙胡同;千福寺胡同原称千佛寺胡同;蓑衣胡同原称裟衣寺胡同;福祥胡同原称福祥寺胡同等等。
在水井、小庙之外,小铺儿也是老北京胡同的标配。小铺儿指的是分布在小胡同里的小商店,有油盐店(副食店)、杂货店(小百货),大一点儿的胡同会有粮店和煤铺。小铺儿听起来十分温馨,现实中也温馨。在《老北京的商市》一书中,曾有所记述。小铺是地道的小本经营,大多只有一间门脸,或者是前面卖货后面住家。几乎都没有字号,住在胡同的人只知道他们是“赵家小铺”、“王家小铺”而已。小铺儿不外乎是夫妻店、父子店、兄弟店,没有东、伙区别,系家庭式经营。
旧时小铺儿的温馨不仅仅在小字上,其经营模式也温馨,它可以赊账,没钱时先用,有钱时再还,双方相互信任。老北京民风淳朴,赖账的很少见。因为“照顾主儿”都是胡同里的左邻右舍、街坊四邻,大家都相识,即便什么东西都不买,也喜欢坐在小铺儿聊天,“说塔又说山,说完北海说西单”,开店者也很高兴。小铺儿所提供的商品都是实用的生活用品,油盐酱醋之类,不会有鸡鸭鱼肉等供应。住在胡同里的人,在炒菜时发现酱油、醋没有了,立马叫小孩子去“打”,而不是去买,没有盐了叫孩子去“称”,透着胡同气息。
胡同的小铺儿无暴利可言,谁也不会因此发大财,好在“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开个小铺养家糊口,一家老小吃喝不愁了,因此平和与世无争成了小铺儿的“主旋律”。因为有了水井、寺庙和小铺儿这些重要的标配,胡同成了宜居之地,老北京人一生一世都舍不得离开,尤其是好得不能再好的邻里情、街坊情更是让人难舍。
一些老字号
也源于胡同
在有些人的印象中,胡同就是封闭的居民小区,不会有人来人往、车马之喧,“与世隔绝”,其实并不尽然。以清末民初为例,老北京有些胡同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不再是单一的居住之地。如前门大栅栏内的门框胡同成了“小吃一条街”,有各类小吃买卖二十余家,胡同里复顺斋的酱牛肉享誉京华,“豆腐脑白”、“爆肚冯”、“年糕张”、“豆汁儿何”等在门框胡同里经营过。东四西大街旧称猪市大街,大街里豆腐巷胡同(今称多福巷)是老北京猪肉加工的重要据点,全市猪肉加工作坊在1919年的统计有80余家,而豆腐巷内就有24家之多,这还不包括那些没有加入商会的小家小户。
老北京的一些老字号也起源于小胡同,如便宜坊老店在鲜鱼口,全聚德在肉市,均不在前门大街。广和居在宣外北半截胡同,清代这里是京城最大的饮宴场所之一,曾产生过许多风流轶事,一直营业到1917年才关门大吉。
明清到民国时期,北京大大小小的会馆有500余家(有的统计有900余家),其中绝大多数设在胡同而不设在大街上。胡同幽幽,庭院深深,宜于做学问搞创作,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在胡同里的会馆写出来的,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诸人也是在胡同里的会馆策划“公车上书”,搞得“戊戌变法”轰轰烈烈。至于梨园界的前辈,无论是“四大青衣”还是“四大须生”,他们在舞台上唱念做打,展现艺术光辉,但他们的旧居、故居都在小胡同里。至于历史上设在胡同里的王府、衙门及各种名人故居和大宅门大四合院,为小胡同增色不少,但它不是北京胡同的标配,远不如那些水井、寺庙和小铺儿有胡同气息、有影响、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