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城千余小巷全变“百花深处” (图)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9-07 18:13:41


 葫芦挂上了架,扁豆爬上了墙,月季、海棠、玉簪墙根儿下吐芬芳,今年

 

东四街道配合胡同风貌整治工作,试点在流水巷、流水东巷、铁营胡同、铁营南巷胡同内修建固定花池20余个,花架220多延米,摆放花箱30余个,引导大家共同美化身边环境,提升胡同居住品质。  本报记者 孙戉摄

本报记者 王海燕

东四流水巷,紧南头儿今年新搭了一片花架,白胖胖的葫芦、黄澄澄的南瓜、开紫花的扁豆、又绿又长的丝瓜爬了满架。青灰色的房檐底下,还有盆栽的玉簪、指甲草、月季、吊兰、四季海棠……

“我管这叫‘都市里的乡村’,你看像不像?”流水巷17号男主人刘志高,坐在架子下面乘凉,语气很是惬意。跟他做邻居的安素云大妈,各样儿花草种得更多,光这两家的花架,就给流水巷添了不少生机。“下个月‘十九大’就开了,我敢说之后咱北京城的胡同更得漂亮。”安素云说,语气里洋溢着自豪与期盼。

背街小巷私搭乱建的小煤棚拆了,墙角的堆物堆料挪走了,腾出来的空地正好用来栽花补绿。流水巷所在的东四六条社区,今年成立了胡同“花友汇”,街道给发花籽儿,砌花池,搭花架,加入“花友汇”的各户负责平时管养。流水巷和附近的几条胡同,今年共增加固定花池20多个,摆放花箱30多个,还搭建了220多延米的花架。街巷拐角、公厕周边,能用的空地几乎都用上了。

种的花草也接地气。石榴、月季、凤仙、蔷薇、丁香、西府海棠,都是过去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儿里常见的植物,既好看又讨喜。而像丝瓜、南瓜、葫芦、猫耳朵扁豆、青红椒、茄子,种在门前,又是景儿,又是果菜。“平时也不摘,就留给大伙儿看。”铁营南巷1号院的李健每天伺弄满架的葫芦,不亦乐乎。

总书记几次视察北京的重要讲话,指明了精细化治理大城市的方向。本市结合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今年东城区和西城区将分别完成511条和912条胡同街巷的绿化美化提升。通过小微增绿、立体增绿,改善平房区的居住环境,为胡同居民送去绿荫和花香。护国寺有条知名的胡同,名叫“百花深处”。今年,老城千余条胡同小巷都将变作名符其实的“百花深处”。

北京老城区,一条胡同有一条胡同的故事,一条街巷有一条街巷的文化底蕴。不少胡同在提升绿化景观时,还融入了特有的文化元素。

西城区东椿树胡同,今年利用整治后的人行步道建起一处微公园,由“时晴椿荫”、“锦绣春香”、“殿春花香”、“荣春满园”4个景点组成,个个都蕴藏着文化典故。景点“殿春花香”是一架繁茂的紫藤。据历史记载,紫藤是过去椿树一带寻常百姓家种得最多的植物,还被不少名人写进诗句里。“荣春满园”的垂花门前,立着一尊戏曲人物雕像。这说的是椿树胡同曾经是众多曲艺名人的居住地,余叔岩、荀慧生、尚小云、金少山、高庆奎等都曾在这里居住。

“胡同绿化,虽然规模都不大,但种什么,怎么种,还得听街坊们意见。”大栅栏三井社区党委书记郭淑静说,这彼此一合计,又增进了邻里间的情谊。

三井社区所辖的笤帚胡同,过去从东头到西头250米,没有一个歇脚的地儿。今年,胡同口拆违拆出10余平方米空地,社区召集街坊们聚在一起议了几次,最后决定建一处“胡同客厅”,即在木质廊架上种向上攀援的紫藤、地锦,同时架设折叠式座椅,这样一来,住户们既享受到了绿荫,又多了休闲聊天的去处。现在,建设方案已经审定,预计10月份“胡同客厅”就能建成。

利用腾退空间“留白增绿”,本市城六区的背街小巷绿化美化提升正在全面推进。除东城、西城外,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四区也将完成74条胡同街巷的绿化美化提升。市园林绿化局表示,城六区今年将有1497条胡同街巷完成绿化美化升级,居民出门500米见绿地覆盖率将从72%提高到77%。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