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博物馆界学者文博会上“把脉”馆藏品IP开发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9-13 17:25:37


 工匠邂逅时尚 文创迎来风口

作者: 本报记者 陈涛

观众在文博会中外宫殿艺术博物馆展区内观看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及艺术品。本报记者 孙戉摄

从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纸胶带、翠玉白菜伞,到北京故宫的朝珠耳机、雍正皇帝“不与朕相干”手书折扇;由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研发的青铜面具形状的饼干,苏州博物馆的秘色瓷莲花碗曲奇饼……这些“萌萌哒”的文创产品正在消弭曾经横亘在博物馆与民众之间的鸿沟。更令人欣喜的是,国内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正快速加入这个“卖萌”阵营。昨天,中外博物馆界学者聚首文博会主论坛“中外宫殿艺术博物馆推介交流会”,为越来越红火的博物馆文创“把脉”。议题诸如:除了“卖萌”,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走;博物馆IP开发的优势与弱项都有哪些。

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国内博物馆文创不可估量的潜力。截至目前,故宫博物院研发的文创产品接近9000种,文创产品销售额近10亿元。众多曾经久居深宫的艺术精品,以诙谐有趣的面貌走出高墙,融进百姓日常生活。不得不说,早年间提出的“把博物馆带回家”,直到“萌萌哒”的文创产品出现,才算真正靴子落地。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也承认,博物馆行业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她以前阵子在网络掀起热议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居然登上热搜榜,让我们看到文博行业的潜力和公众的认知渴望。”她认为,故宫看似一夜成名,其实背后是观念的转变。一向“高大上”的故宫连同那些馆藏品里正襟危坐的帝王,以年轻人最能接受的“卖萌”姿态,俯身耕耘市场,传播文化之声。

据了解,故宫博物院现有藏品数量超过186万件,其中一级品占很大比例。如此殷实的家底儿能带来五花八门的文创产品。无论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工匠修复宫殿技艺为基础的中式艺术品,还是主打“科技+产品”形式的别国“活态化”藏品,都引来不少人驻足。“相比在故宫看到的文物展品,它们让我更能感受到中国人的智慧。从皇宫到民间,文创正在书写艺术的新可能。”来自法国一家博物馆的艺术创意顾问巴蒂斯特连连把这些展品拍进手机里。

“在博物馆文创开发的路上,中国的同行追赶得很快,IP开发已经站到了‘风口’。”美国纽约亚高洛美术馆馆长阿里尔·卡哈纳对中国的艺术衍生品一直饶有兴致,他甚至有意在中国找合作伙伴。据他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欧美博物馆就掀起了一场另谋生路的变革,他们不再以看管文物为中心任务,而是尝试让这些由杰出工匠打造的艺术瑰宝与公众日常发生关联,进而改进参观体验,推出艺术商店,大英博物馆艺术衍生品年营收逾两亿美元。

特意前来参会的德国收藏家汉斯·艾瑞克点出了中外博物馆IP开发的不同之处。“西方的文创品更注重时尚感,比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将藏品与珠宝首饰相结合。而中国的产品对青年消费群体更为看重,可爱且有趣。”他在肯定“卖萌”路径的同时,也给出了建议,诸如引入时尚、科技概念,再结合传统文化根基,生成的文创产品才会更有生命力,“研发团队要更多地站在消费者立场做设计,只有赢得了用户,文创的‘风口’才会越来越强劲。”

相比博物馆从业者稍显感性的观点,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要更为冷静一些。在他看来,固然已经有以故宫、国博为首的一批国内博物馆做得风生水起,但步入IP时代不久的国内文博系统依然有众多“沉睡者”。即便一些博物馆已开发出盈利产品,但它们在全国高达数千家的博物馆体量里,占比小得可怜。问题的症结在于产品缺少创意,不少博物馆跟风推出了文创品,但很多只是简单复制、微缩,依然停留在旅游纪念品的层面。“博物馆IP热是事实,但开发难度同样巨大。”他认为,故宫的成功不易复制,其一年的文创产品研发成本高达一两亿元。不过,他也给那些稍显力不从心的博物馆开出“药方”,那就是以馆藏品为立足点创建自己的数据库。“每个馆都有不可多得的珍宝,如果一旦把这些资源价值转化为大数据库,今后再与金融资本或是艺术机构合作,对接起来就容易得多。”在他看来,如今不单是文创行业吁求资本输血,众多资本也越来越需要借助文化的力量,抢占未来的这块价值高地。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