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南城的七条斜街 为何叫“龙脉”(图)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9-21 18:29:48


 

 

 

 

 

 

 

 

 

 

 

王世仁

中国古代都城的街道格局都是横平竖直、经纬分明的棋盘形式,只有个别河湖旁边的街道为斜街,如元大都至明清北京城中沿什刹海走向而形成的鼓楼西大街和鸦儿胡同。但在明清北京城的外城却出现了由七条胡同构成的斜街群,号称“龙脉”,在这些斜街交汇处又出现了七处“三岔口”和七座庙宇,成为老北京城中一道奇特的景观。为什么叫“龙脉”?流传有两种说法,一是从这里的地形来看,它的骨干如同交龙,以五道庙为首,观音寺为尾,七条斜街和七个交会口构成“龙脉”,故有此说。还有一种说法是,这里地处金中都、元大都、明北京城之间,国都世称“龙庭”,一脉贯三都,故称为“龙脉”……

明代尚书王象乾撰写“交龙碑”

碑文首提“龙脉”二字

“由臧家桥至宣武门乃龙脉交通辐辏之地”

明代北京城中,有一条从西苑中南海西侧向南穿过琉璃厂的排水沟,称为“臭沟”,即今天的南新华街。再向南,沟上架有一座桥,名叫章家桥(又名臧家桥),过桥往西是一个四条斜街交汇的小广场,端头有一座五道庙。这四条斜街是杨毡胡同(今樱桃斜街)、李铁锅斜街(又名李铁拐斜街、今铁树斜街)、韩家潭(今韩家胡同)和五道庙(今五道街)。清末,因为街上新建了一座大澡堂,在它的前面又新开了一条堂子胡同(今堂子街),从而形成了一座辐射五街的小广场,这种形态在京师中绝无仅有,颇有点西方城市的意味,不过它并不是经过有意规划而形成的。

广场北侧供奉“五道将军”的五道庙始建于明代,“五道将军”在道教中是主持阴间事务的主神,相当于佛教中的阎王,每逢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百姓都到庙前广场焚烧纸帛祭奠亡灵。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有一位名叫揭真诚的道士在这个通衢之处建一座玉帝行宫统摄阎王五道,竣工后还请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王象乾撰写碑文以记其事。碑文说:“正阳门西,由臧家桥至宣武门乃龙脉交通辐辏之地”,第一次把正阳门向西南至臧家桥间的斜街称为“龙脉”,这通碑也被称为“交龙碑”。但是为什么把这里叫“龙脉”,碑又为什么叫“交龙”,则无确切的解释。“龙脉”是风水用词,意思是所选地形蜿蜒曲折如龙之脉,是大吉之地。关于“龙脉”流传有两种说法,一是从这里的地形来看,它的骨干如同交龙,以五道庙为首,观音寺为尾,七条斜街和七个交会口构成“龙脉”,故有此说。还有一种说法是,这里地处金中都、元大都、明北京城之间,国都世称“龙庭”,一脉贯三都,故称为“龙脉”。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迄今难以定论。此碑在清代已佚失,但碑文在明代文献中保存了下来。

斜街交汇的“三岔口”大多都有寺庙

“龙头”处建有一座五道庙

“龙尾”处建有护国观音寺

老北京南城有许多条斜街,其交汇处多呈锐角三岔口形,顶端都建有寺庙,如香炉营四条与海北(柏)寺街交汇处的关帝庙、菜市口胡同与北半截胡同交汇处的伏魔庵(此处清代地名为“三岔口”)、自新路与儒福里交汇处的观音院、宣武门外西河沿与上斜街交汇处的灵官庙、麻线胡同与杨昌胡同交汇处的关帝庙等。在“龙脉”范围内的寺庙更多、更集中,七条斜街中有七处三岔口,其中王广福斜街(王寡妇、今棕树斜街)与留守卫交汇处原有一庙,近代改造为二层商铺,其他六处直至清末都是寺庙,有两处保留了古建筑,四处经过改建但遗址遗迹仍可辨认。

如今仍保留有古建筑遗存的一个是位于“龙头”的五道庙,另一个是位于“龙尾”的护国观音寺。五道庙在樱桃斜街与铁树斜街起点交汇处,临广场为三间两卷殿,梯形后院有一座二层木楼。庙址为明代遗址,寺庙建筑在清代经过改建。地处“龙尾”的护国观音寺位于樱桃斜街与铁树斜街末端交汇处,前面接大栅栏西街(原观音寺街),是“龙脉”中体制最隆重、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有四进院三座大殿和一座藏经楼,北侧为二层僧房。京师供奉观音菩萨的庙宇甚多,但冠以“护国”的仅此一所。

此外,还有樱桃胡同与皈子庙街交汇处的贵(皈)子庙,原为一座二进院的中型佛寺,名为“贵子”,可能是祈求富贵子嗣之庙,后世讹“贵”为“皈”。现寺已毁,尚存基础,在上面建了商铺。南北火扇胡同交汇处有五圣庵,是一座只有山门和三间殿宇的小庙,原来供奉的五圣应该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五位圣人。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五圣庵可能是祭祀蝎子、蜈蚣、癞蛤蟆、蛇虺、毒蜂五种毒“圣”,祈求它们不要伤人。古人早有为害虫设庙祭祀的传统,如蝗虫庙,毒蝎庙等,蝎子是五毒之首,所以到清末改称为蝎子庙,后雅化成协资庙,庙前街道名协资庙街。遗憾的是,这座庙现在只剩遗址,上面新建了房屋。棕树(王广福、王寡妇)斜街与石头胡同交汇处有一座玉极庵,是二进院落的佛寺。晏(燕)家胡同与朱茅(猪毛)胡同交汇处有一座三合院佚名的寺院,它们在乾隆京城图中都有标示,现在则全无踪迹。

“龙脉”形成的原因有两种说法

或因往返金旧城和元新都“走出”

或因隋唐将士从幽州东征形成

由七条斜向胡同构成的这个“龙脉”是怎么形成的?过去普遍的说法是,元灭金后新建大都城,金中都城中宫殿被毁,但其他地方还有兴隆的商业、娱乐业和游览胜地,元代称为“南城”。金中都主要商业大街檀州街(位置约在今广安门内大街)正对的是东门施仁门,旧城居民出城往新都或是新都居民到旧城娱乐游览,由西南向东北逐渐走出了若干斜路,在这个“城乡结合部”也就无序地“走出”这些斜街,并沿着斜街形成了许多商铺、住户 。

其实,这些斜街形成的时间可能还要早得多,功能演变还要丰富得多。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准备征高丽,十万大军驻扎在幽州蓟城周边,八年、十年由此出兵,兵员号称百万;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又征辽东,也都是从这里出发向东北方向行军。几十万官兵连同粮秣车马,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才能安置,最佳的选择就是蓟城的东郊。这里既是驻地,也是行军必经之处,人马一批批东行,除了军中统一供给粮食草料外,肉类副食以至生活用品也都由沿途百姓商贩供应。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藏有一幅清帝木兰围场行军写实画,由京师至围场七八百里,行途需要大约半个月时间,几万人马行军状态与隋唐时期东征相似。画中有官员和士兵的帐篷,路边还有许多推车挑担和烹煮肉食的百姓。东征队伍分批次陆续前进,随时需要民间供应副食杂货,有些商贩就住下来设摊或搭建简陋房屋,时间一长也就形成了街市。他们所经营的物品大多与日常生活有关,从遗留至清代的街名不难看出都与当时的供给有关,如取灯(火镰)、炭儿、茶儿、笤帚、杨毡、羊肉、羊毛、羊尾、猪毛、猪尾、铁锅等等;还有一些当时的营地被后代沿用下来,如安南(安澜)营、留守卫、外廊营、西壁营、汾州营等,这一地段几十处名“营”的街巷,可能都是明代征调的军户的民夫利用了早期营地遗址。“龙脉”南部还有一处唐代寺院,名寄骨寺,后来谐音改称给孤寺,就是存放东征将士遗骸的地方,庙的范围今天仍很清楚。

“龙脉”也许将来会消失在现代城市的更新中,但它是北京城最早的地面遗迹,是值得留住的乡愁。

(作者系北京古代建筑研究所原所长)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