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翅楼里书店不打烊 中轴线上心灵有居所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9-25 17:24:13


 

在中国书店的一角,爷孙俩正在安静地读书。

地安门大街,中轴线上,上百年的古建筑雁翅楼中一家书店彻夜灯火通明,它是“中国书店”旗下首家“不打烊”书店,也是北京市属第一家国有24小时店。凌晨,书店中的人三三两两,而这里的营业员却依然精神饱满,“只要有读者,我们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营业员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作为文物古迹再利用的雁翅楼夜间书店,既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也活化利用了历史文物,为这个日渐喧嚣的古城区,增添了几分恬淡儒雅的文化气息。

“看书真是一种有魅力的事情”

昨天,北京晨报记者来到“中国书店”雁翅楼店,只见店内外古香古色,一层为常规的图书销售区和阅读区,古籍书刊和历史文化书籍,一直是中国书店的特色,有不少古籍爱好者前来此地“寻宝”。而二层则兼具书吧、书籍展示、学术沙龙等多种功能。

夜色渐深,可店里却并不冷清。“我们每天都到这里读书,这里快成了孩子的第二书房。”吴女士笑称,她的女儿和侄女捧着书坐在中式木椅里看得入迷。“我们住在附近,在这里看书很安静而且品种全。”在女儿的带动下,此前不爱读书的她也喜欢上了阅读,吴女士感叹:“看书真是一种有魅力的事情。”

临近晚9点,一群小朋友也陆续来到书店,记者询问得知,这些小读者多数是这里的常客。6岁女孩小雪告诉记者,晚饭遛弯儿后,会有很多小朋友过来读书。“书店的叔叔阿姨特别好,还给我们倒水。”

桌上堆着厚厚几本考试资料的赵先生称,在这里安心学习了近三个月,“与出去吃饭、唱歌相比,我更爱安安静静地看书,特别是24小时书店,能让我没有顾虑地沉浸在书海中。”

书店的营业员洛飏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夏季是夜读旺季,高峰期一般在晚上9点到12点之间,不过晚上12点到凌晨4点,一般会留下不到十人,而到了凌晨五六点,又会多起来,“很多要去看升旗的人会到这里歇歇脚,顺便读读书。”

“书记更关心书店的实际问题”

前晚临近十点,一位特殊又普通的客人走进店中,他就是北京市委书记蔡奇。

“当时是我和经理孙奕值夜班,并不知道书记要来,当时经理在楼上整理旧书,我在一层接待顾客。”值夜班的营业员洛飏回忆道,书记来后就像普通读者一样,先到“喜迎十九大”图书的阅览区看看,又到字帖旁问问,“我就像平常一样接待并讲解,还向书记介绍了徐渭的书法。”随后,书记又到店中的水吧、旧书古籍、座谈坊、笔墨纸砚选购区转了一圈,“他对书法、古籍类的书很感兴趣,而且对北京传统文化的书也是翻了很久。”洛飏向记者透露,蔡奇书记离店前还购买了诗词格律、毛笔常识的书,多本介绍北京街道和风俗的图书。

不过令洛飏和孙奕印象深刻的是,书记更关心的是书店和员工的实际问题。在店中水吧前,书记询问了出售饮品的定价和经营项目,在旧书区,书记拿着一本六十年前的书问具体的回收流程,他还询问了店员的工作情况,“你们的工资是多少?最低的每月能拿多少钱?每天晚上有多少顾客?有多少员工?上夜班困不困?”洛飏坦言,“书记问得太细了,真的是很关心我们。我说肯定困呀,但是我们都习惯了,这就是我的工作。”而当问到24小时书店的意义时,洛飏回答,“我觉得只要有读者,我们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

 

“政府的支持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说起雁翅楼中作为“中国书店”旗下首家“不打烊”书店亮相,从业42年的总经理于华刚感叹,中国书店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很好地诠释雁翅楼的百年历史,他激动地说,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公共文化的大力支持,给坚守的书店人吃了定心丸。

“蔡奇书记就是很爱读书的人,他对文化建设很重视。”于华刚称,近年来,北京市委在建设文化中心上提出了“书香北京,香满京城”的口号,对于实体书店发展的扶持,增加公共阅读空间和公共文化设施,并且在城市建设中提出对文化设施给予特殊的关照,都令我们感动。

“提供一个静静感受京城的地方”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雁翅楼“中国书店”是历史景观的恢复利用,“当时政府想用作公共阅读空间,由于中国书店有经营中国古籍、传统文化书籍的特点,又是老字号品牌,所以我们最后达成一致。”西城区文化委主任孙劲松介绍道,政府拿出这块免费空间的同时,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做24小时书店。“其实从书店本身业务来说,并不需要24小时营业,但我们认为,雁翅楼在中轴线边上,地理位置特殊,文化积淀深厚,所以我们不追求人来人往,而是希望打造的书店既要为读书人服务,也是在中轴线边上给热爱北京文化,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提供一个静静感受京城的地方。”

其实,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后,西城区不断在扶持阅读空间建设中向企业提供帮助,“搭平台、配资源、把方向、定标准、严考核”是西城发展公共阅读空间的标准,孙劲松举例称,“一方面是公办民营,政府拿出免费的空间资源,打造有阅读情怀,愿意做文化公共服务的民办机构。另一方面就是借助社会资源,去搭载公共阅读服务,像‘书香银行’我们会为其配理财相关书籍,而为‘书香剧场’配备的则是文化类书籍。还有就是把力量放在公共图书馆的改革上。”

此外,他透露,西城会马上出台“加强阅读推广,建设书香西城”的意见,其中会继续加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建设,支持实体书店的发展,在什刹海、大栅栏、天桥等历史文化街区和重要的地区开办实体书店,让书店成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标配,并引导书店往复合性文化方向发展,满足市民更多的阅读需求。

让更多空间承载北京的文化夜晚

国人对于夜生活的理解、接受、乐享其中到更高追求是契合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城市日常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属于个体的生活便不断向夜间延伸,因此就有了夜生活的需求,而最初或者最普遍意义上的夜生活需求本质上是放松的、休闲的、交际的,这样的夜生活往往只能满足餐饮、购物、酒吧等基础的需求,为迎合这种需求,城市夜生活空间也不过是多了些延长营业时间、甚至24小时营业的商场、餐馆和酒吧。

但是,如果没有文化引导,只是迎合市民和游客这方面的需求,那这个城市的夜生活将会是短期的、不可持续的。

曾有网友在评价国内几个城市的夜生活时认为北京的夜生活是最有文化气质的。这体现在近年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北京出现的像雁翅楼这样的24小时书店、票价低至10元的小剧场、谁都可以即兴表演的文化公园等文化场所。

随着北京市民精神需求的不断提升,应当有更多的文化空间为市民的精神生活提供出口、承载北京的文化夜晚、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质,进而形成北京文化夜生活的新地标。北京晨报记者 郭丹/文 王巍/摄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