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看岩石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10-31 17:07:51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这里有珠峰峰顶的岩石。
沿着篮球场与青青草地一路向东,我闯进了中国地质大学安静的午后。穿过两排挺拔的白杨,一幢白色小楼矗立在柏油马路的拐角,名为“逸夫实验楼”。楼内的10层至12层便是我要拜访的著名科普教育基地——珍藏着6万余件奇特标本的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刚走进10层的地球科学展厅,我就暗自感叹:这不就是一本立体而生动的地理大全书吗?昏暗角落里,火山喷发模型展示着从山口喷涌流出的岩浆;彩灯闪烁中,因溶蚀作用而千姿百态的岩石勾勒出喀斯特溶洞的原貌;冰川地貌景观则像是迪士尼大片的背景板,让人想要顺着崎岖山路探寻那份凛冽的严寒。博物馆沈阳老师向观者不住地介绍:“除了标明‘模型’字样的以外,所有展品都是真的。比如喀斯特溶洞中这两大块岩石就是真的,考虑到楼墙承重有限,我们又额外添加了一些模拟的溶洞景观。”
在一块硕大的大理岩下方,放着一块很不起眼的小石头。沈老师告诉我:“别看这块来自奥陶纪的灰岩其貌不扬,它可是珠穆朗玛峰顶的岩石,是由国家登山队的著名登山家王富洲赠送给母校的。因为形成这类灰岩的古地理环境是海洋,所以它可以证明珠穆朗玛曾是一片汪洋。”在一块如同三束百合盛开的化石前,沈老师又讲解道:“这是一块海百合化石,海百合虽然形似植物,但与海星类似,属于棘皮动物。看!那上面触手一样的东西是用来捕捉浮游生物的。”
位于同楼层的恐龙展馆也让人眼前一亮:12条恐龙骨架霸气地摆在展厅中央,其中的马门溪龙最为壮观,单脖颈就有12米长,身形长度超过20米。听沈老师说,它是在2005年由博物馆老师从新疆挖来的。对恐龙感兴趣的参观者还可以在这里看到恐龙蛋化石中的蛋壳细纹,目测一下恐龙脚印的大小和厚度。除恐龙以外,该展厅还陈列着中生代各时期的生物化石以及在恐龙灭绝之后的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
殷呈悦 文并摄
展馆位于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逸夫楼10-12楼。可乘562路公交车在成府路口南站下车,而后步行约300米即到。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六14点30分至17点30分,对校内外团体和个人免费开放。周日、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闭馆,参观询问电话:8232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