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神道上的石兽、石人有怎样的历史背景?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11-10 18:50:49
走进明十三陵景区
你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长长的一条神道两旁
威严的站立着一堆石人和石兽
而当你走在这条神道上时
会发现这些石雕好像都在看着你
那么这些石人和石兽到底叫什么呢?
明朝皇帝们又为什么要把它们都安置在陵区里最重要的神道两边呢?
据史料记载,这些放置在帝王陵寝神道上的石人石兽叫“石像生”,又称“翁仲”,是皇帝仪卫的缩影,说的通俗点,就是皇帝死后的仪仗队,要知道皇帝们都是“视死如视生”,活着排场很大,有声势浩大的仪仗队,死了,做了鬼皇帝,同样也需要这些,于是,就用这些石人石兽来代替。
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个“石像生”呢?
♥ 图一
♥ 图一
据史料记载,大约是从秦汉时就有了,像秦始皇的陵墓里就有石麒麟,而且不仅皇帝的陵墓里会设,对一些有功的大臣,皇帝也会特许他们建石像生,比如汉代霍去病的墓里就有,有趣的是,明代有位李太监的墓里也有石像生的出现。(如图一)
总而言之,石像生一般是“皇家特许供应品”,是身份和等级的象征,除了明十三陵,很多朝代的皇帝陵里也都设。
明十三陵里的“石像生”有什么讲究呢?
图二
图二
图二
图二
明十三陵里的这些石像生是根据老祖宗朱元璋的明孝陵来弄的,唯一不同的是,比明孝陵的石像生多了石功臣四座。
这些石像生共有18对,36尊,整齐的排列在神道的两侧,它们的最前方有一对石望柱(如图二),其就像“领头羊”一样,告诉大家:“经过我们,你就进入了最庄严肃穆的神道了!”
这十八队石像生分别是:排队伍最前面的“动物组”: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这六种动物,每种各四个,两卧两立,共有24尊。
排队伍后面的是“人物组”:分别为武臣、文臣、勋臣各4个,都是站立状。
“为什么皇帝的仪卫里会有动物呢?”
♥ 图三(明朝皇帝出行图,大象登场)
♥ 图三(明朝皇帝出行图,大象登场)
其实很简单,明朝很多皇帝生前在举行大典时,除了文武百官要排列在侧外,也会把狮子、大象、马、骆驼这些动物用笼子装着牵出来一起排列,搞得声势浩大嘛!(如图三)
当然啦,石像生里的两种动物——獬豸和麒麟是不可能“牵出来”的,因为它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獬豸代表公平正义,麒麟代表太平盛世。
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排在队伍前方的石兽,是不是每对都是一个站立,一个跪着呢,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点,资料里几乎没有记录,据专家推测,之所以要弄成一个站着,一个跪着,可能是代表着这些石像生日夜都在守卫着皇陵,站着的代表白天,跪着的代表黑夜(夜里动物要休息嘛);还有的专家认为,跪着的石兽代表对皇帝的膜拜。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石像生是皇权的一种象征,也是皇帝美好心愿的一种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