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塔湖图” 这里还有生灵万物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11-10 19:05:30
北大学生连续15年监测校园物种,发现500余种植物和多种濒危动物。
鸳鸯在休息 陈炜摄
鹰鸮 王放摄
鸟类210种、植物逾500种、兽类11种、鱼类26种、两栖爬行类11种、蝴蝶27种、蜻蜓26种,其中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级别动物和2种易危级别动物……
提起燕园,人们想到的是塔,是湖;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燕园北部地区微缩了东亚平原湿地景观的所有类型,使得原生的生物多样性体系得以保存,栖息在此的生灵种类,已经让这个园子成为国内乡土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城市绿地之一。近日,在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牵头下,生物爱好者们提出要在园子里成立一个“自然保护小区”,让万物繁荣生长。
自然保护小区的想法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着深厚的数据支撑。这一切,离不开园子里生物爱好者们经年累月的监测和记录。
连续15年监测生物多样性
周三下午,来自北京大学绿色生命协会的同学们,开始了每周定期的植物监测。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出发,沿着老生物楼、未名湖、博雅塔、镜春园、朗润园、红湖、鸣鹤园再到西门,一路上,他们要重点记录和观测七叶树、毛泡桐、金银忍冬等20多种植物的叶、花和果实等物候信息。
这是协会在新学期根据自然保护小区的规划,刚确立的“巡护北线”。目前,这条线路还在“踩点”过程中,未来将根据实际情况得以完善和调整。
“跟上次来相比,叶子黄多了,也开始落了。”在老生物楼附近的七叶树旁,监测队员们到达此行的第一站,他们在表格上记下七叶树的最新状态,“七叶树每片叶子上分成5到7片小叶,因而得名。”随行的谭羚迪是绿色生命协会的前会员,她现在的身份是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曾参与了自然保护小区的部分论证会。虽然已经毕业,每周的植物监测和鸟类监测活动,她依然很少缺席,成为观测队伍的小“领队”。
在七叶树的树干上,有一枚小小的“身份证”,上面记录了七叶树的中文名以及其所在的科,并附有趣味互动“七叶树为何叫‘七叶’”,拿起手机扫一扫,谜底就得以揭晓。绿色生命协会会长龚梓桑告诉记者,现在的“身份证”设置还有不足之处,为这些古树换上新一代身份证,将是未来自然保护小区的任务之一。
据谭羚迪介绍,这样的监测已经持续了15年。从2002年开始,北京大学的生物爱好者们坚持对校园内的生物多样性开展监测。自2002年至今,北大鸟类爱好者一直坚持记录校园中的鸟类。2008年到2009年两年中,研究生吴岚、曹紫娟、闻丞等对北大鱼类进行了系统调查。自2009年,北京大学自然与社会研究中心组织、北京大学绿色生命协会主要参与、开展了系统的鸟类监测和植物物候监测;在此期间,还短期地对校园昆虫、两栖爬行动物等开展过普查。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北京大学自然与社会研究中心已经发表了论文《北京大学燕园鸟类组成》,并撰写了《燕园动物》。北京大学师生还在植物多样性调查和物候观察的基础上撰写了《燕园草木》。
鹰鸮不见了 鸳鸯回来了
正是在监测过程中,北大师生们发现了这个园子物种的丰富性,但是也观察到不利于多样性保护的诸多问题:越来越少的树洞、越来越整齐划一的草坪……让越来越多以此为家的鸟类和兽类无处安身;伴随着农药的使用,昆虫开始消失,鸟类食物减少。
有一年,观鸟爱好者发现,往年在五六月繁殖季光顾园子的鹰鸮不见了,它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当年刚被发现时,还吸引了圈内不少粉丝跑来燕园围观。“我们猜测可能有两种原因导致,一是干枯树洞被砍,鹰鸮没有了栖息的处所;另外就是食物不够,鹰鸮主要以蝙蝠为食,而蝙蝠则以蛾子为食,农药使得蛾子数量减少,自然也影响到鹰鸮的生存。”然而,对于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改善这个状况,谭羚迪表达了自己矛盾的心情,毕竟砍掉枯枝败叶确实是为了杜绝给行人带来的隐患;另一方面,如果只是单单减少使用杀虫剂,有可能也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
而北部水系的改造为此提供了可被借鉴的经验。如今在燕园北边小湖,经常可以看到栖息着的鸳鸯;而在2009年,这里还是一片干涸。在生物爱好者的建议下,学校将校园生活污水经位于鸣鹤园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作为中水补充到北部水系;随着水体的恢复,亲水鸟类开始重回这一区域,才有了今日嬉戏的鸳鸯和绿头鸭。
由此可以看到,管理方式的调整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很大影响。
那么,如何在校园中进行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小区”的想法由此诞生。
倡议设“自然保护小区”
谭羚迪介绍,与通常的自然保护区禁止或限制人们进入不同,“自然保护小区”强调的是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与自然界和睦相处。此外,“自然保护小区”的面积往往并不大,其所处的位置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黄越是“自然保护小区”提案的主要撰写者之一。据黄越介绍,在构想中,北大自然保护小区初步计划涵盖未名湖区、鸣鹤园、红湖、镜春园、朗润园、燕南园,总面积约42.5公顷,是北京大学校园所记录大部分物种的栖息地。
未来,小区的建设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校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校园游憩管理和校园生物多样性管理。校园生物多样性监测主要脱胎于绿协物候监测和鸟类调查这两种例行活动;校园游憩管理主要通过设置展示牌、定期巡护等措施规范游人行为,同时倡导师生的参与和监督,对于可能出现的放生、草丛乱丢烟头等行为进行有效制止,降低游憩行为对校园生物多样性的干扰。
校园生物多样性管理将以分区管理的方式进行,设想中,自然保护小区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生物多样性保育区、重要物种栖息空间、水体和园林景观区。针对不同的区域将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黄越举了个例子,比如,提案将未名湖水系及周边次生林圈定为生物多样性保育区,因为这里具有比较完整的食物网,在这个区域,他们会建议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清理落叶的频率,以此为动物留出足够的生存空间和食物。再比如,在重要物种栖息空间,将标定鸟类繁殖的关键大树;园林景观区在管理时则遵从相关规范进行。
谭羚迪表示,长年监测校园生物多样性的师生希望更好地从校园生物多样性监测中获取在城市绿地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启示与技术,并使之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这一广大空间中发挥影响。
本报记者 牛伟坤 文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