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留存记忆,解读海淀古戏楼!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11-18 10:07:02
北京的古戏楼是众多古建筑中的一种建筑,形式从紫禁城的皇家古戏楼到山沟村落的古戏台。北京留存下来的古戏楼在至今有60多座,座座穿越历史留存着记忆,让人回味。
古戏楼最早用于祭祀祈神,后来庙会赶集聚集了人群建台观戏,通过戏曲娱乐的形式进行宣传教化,使得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北京元代以前就有戏曲表演的记载,保留至今的古戏楼建筑最早为清代建造,且大部分戏楼都与庙宇相关。
北京古戏楼的分布主要在城区,20世纪40年代以前北京的戏楼数量达到顶峰,但没有详细的统计数字。如今海淀还保留着几座古戏楼,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了解这些古戏楼的历史。
听鹂馆戏楼
颐和园万寿山的南坡,排云门以西有座听鹂馆戏楼。听鹂馆门外是人字坡的台阶,进大门内迎面墙有3米见方的大“寿”字,端庄高雅。院内四周殿堂游廊连接,中间是一座大戏楼,其规模次于德和园大戏楼。
戏楼两层四方舞台,青灰瓦重檐卷棚庑殿顶,上层戏台有所收小,悬挂“凤翔云赢”匾额。一层戏台12米见方,四角立柱,东西北三面敞开,北檐下悬挂“来云依日”黑底金漆大匾,南接五开间大门房及扮戏房,戏台背景墙设上场门和下场门,中间是红底金色寿纹图和藤花纹图案,上悬挂“听鹂馆”大匾,砖石砌戏台基座高0.9米,戏台周围原设有勾栏矮护围栏。
戏楼是乾隆皇帝侍奉皇太后欣赏戏曲和音乐的地方,依山傍湖建造,景色宜人,因古人常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故名“听鹂馆”。
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了戏楼,光绪十四年至十九年(1888~1893年)进行了改建重修,将殿堂改朝南,听鹂馆戏楼改坐南朝北,戏楼南侧建“金枝秀华”殿,成现在的模样。当时德和园大戏楼还没完工,慈禧太后就在听鹂馆戏楼看戏。
张大千
1934年,著名画家张大千暂住过听鹂馆一段时间,在此生活获灵感挥毫作画,交友笔绘,潇洒自如。“张大千的作品,当时在北方画坛出现,真如异军突起,一扫晚清、民国初阁士大夫文人绘画的积习,为沉寂的华北艺苑别开生面。”
目前,听鹂馆戏楼依旧,周围房间改造成为颐和园专营中国宫廷菜系的餐厅,先后接待过上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来游颐和园时就餐。
德和园大戏楼
德和园大戏楼在颐和园东宫门内的东侧,是颐和园的一处重要景点,也是中国较大的木结构古戏楼之一。
德和园戏楼是歇山卷棚顶,翘角重檐,建筑总高22.73米,相当七层楼高。光绪十六年(1891年)底,慈禧太后命人在清漪园怡春堂旧址上动工兴建,历时五年,耗资白银71万两,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建成,是专供慈禧太后看戏娱乐的场所。德和园大戏楼未建成时,慈禧通常是去颐和园的听鹂馆看戏,等德和园大戏楼建成以后,慈禧就不去听鹂馆了。
德和园大戏楼三进院落,占地面积3851平方米。整个德和园大戏楼平面呈十字形建筑,坐西朝东,东部是戏楼三层木结构高21米,一、二层与后扮戏楼连接,三层是独立四方形带回廊筒瓦屋面卷棚顶。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正月十六日,慈禧看完戏后,在德和园内举行过一次盛大的庆祝灯会,俗称“跳灯”。“跳灯”之前,先在戏台院内铺棕毯,灯会中有骨牌灯、万寿灯、云朵灯、福禄寿灯、六十甲子灯、花灯、龙灯等。最有趣是龙灯,两条十米长龙灯,各由演员手持舞动,一位演员手持一大彩球先导,双龙随彩球上下翻转,最后双双口吐水柱亮相,表演极讨慈禧的欢喜。
慈禧太后晚年,她在颐和园时间最长,看戏最多。根据升平署档案记载,慈禧太后先后在德和园看戏13年,共观看200多场戏,次次有记载。第一次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九月初三,当时上演是太监们演的“本家戏”和外班戏,剧目繁多。最后一次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九月十九日。
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楼、故宫的畅音阁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并称为清代三大戏楼。德和园大戏楼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古戏楼,其建筑设计精巧,气势宏伟,极富有科学和艺术价值。这里还被誉为“京剧的摇篮”。
自清光绪年间建成德和园大戏楼后,断断续续维护和修缮过多次。1984年3月北京市园林局拨款32万元,全面整修油饰。2011年2月北京市文物局又一次批准对德和园大戏楼进行保护性维缮。
怡贤亲王祠戏台
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有座怡贤亲王祠,怡贤亲王是清康熙皇帝的第13子,名允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被赐封为怡贤亲王,生前其王府在王府井帅府园,逝于雍正八年(1730年),享年45岁。
清康熙年间白家疃村重修了村内东岳庙,并建祭祀戏台,怡贤亲王去世后将东岳庙改成怡贤亲王祠,如今怡贤亲王祠是白家疃小学。怡贤亲王祠戏台位于祠堂山门外大约80米,坐北朝南,戏台口对着山门。戏台为砖石木材料建,双脊勾连搭式结构,屋顶是青色筒瓦屋面卷棚顶,铃铛排山箍头脊,戏台敞亮式一间,台基座高1.2米,台口阔宽7.4米,进深5.5米,台口两端红漆立柱,檐枋木彩绘,围矮护栏高0.4米, 后台宽阔三间扮妆房,设有上场门和下场门。当年戏台是为搞祭祀仪式而建,后来村里庙会邀请戏班演戏,娱乐百姓。如今,戏台与山门之间的空地,是白家疃小学和白家疃村幼儿园的活动操场。
怡贤亲王祠,2001年11月被定为北京市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温泉护国寺戏台
1935年护国寺戏台
温泉护国寺戏台位于海淀区温泉镇的显龙山北山坡。温泉护国寺,也称护国天仙庙,是座供奉民间神的寺庙,始建年代不详,清代一度香火盛旺。寺庙建筑早已拆除建学校,而原寺庙相对的戏台却保留下来,坐落在北山坡上,坐南朝北。
温泉护国寺戏台
护国寺戏台建于清代,2012年修复,戏楼建筑为双脊勾连搭式结构,前部分三开间灰筒瓦屋面卷棚顶戏台,后台部分小五开间勾连搭接筒瓦屋面清水脊,比前戏台宽出两间房,平面呈凸字形。前部戏台四根明柱支撑,屋顶内部却是四柁六檩卷棚顶,前檐枋木之间有十个云龙形图案的勾头,暗灰色彩绘还是原物件。戏台基座高1.7米,戏台阔宽7.4米,进深5.7米,台面到檐枋高3.2米。前后部设中隔墙,左右设有上场门和下场门,两侧各一圆形窗户,后台南墙无窗无门却有一地坑口。戏台前原是坡地观戏广场,现建宿舍住宅楼紧邻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