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京城古建筑屋顶识别指南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9-05-26 20:11:11


 在故宫、颐和园这样的古迹之中,很多人经常会说:哎呀这些房子看着都一样啊,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啊!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不存在的!古建筑存在了几千年,怎能没有玄机?
接下来,由小编带您解密古建筑的密码。
第一步:认识古建筑的屋顶

屋 顶

如果西方建筑的柱式或拱券是其代言,则中国古建筑的代言者,可用其屋顶。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经千年,已形成完善的体系。本文以明清时期的建筑为对象,来介绍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分类。

明清时期,古建筑屋顶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有五种基本形式:硬山、悬山、歇山、庑殿和攒尖。

在这五种基本的屋顶形式中,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庑殿顶和重檐庑殿顶;歇山顶又分为单檐歇山顶、重檐歇山顶、十字歇山顶等;对于硬山顶、悬山顶,既可以有单层平房,也可有二层楼房;攒尖顶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圆形等形式。

除这五种基本的屋顶形式外,还有扇形、套方、双环、卷书等特殊形式的建筑屋顶,再加上由多种屋顶形式组合起来的复合式屋顶,古建筑的屋顶形式变得极为繁复。
说了这么多,相信您已经被这些名词看得迷糊了,接下来分别说明!

庑殿顶

特点:四面坡
01
庑殿顶是官式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庑殿顶屋面有四面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因此,庑殿又称为四阿殿、五脊殿。
 
庑殿顶建筑:北京故宫太和殿,重檐庑殿顶
庑殿顶建筑:北京北海公园大慈真如宝殿,重檐庑殿顶

歇山顶

特点:屋脊数量多
歇山顶在官式建筑中的等级低于庑殿顶,位列第二。歇山顶四角轻盈翘起,气势非凡,有庑殿顶雄浑的气势,也有攒尖顶俏丽的风格。歇山顶从外部形象看,是庑殿顶与悬山顶的结合。它兼有悬山顶和庑殿顶的某些特征。
歇山顶建筑:扬州琼花观。左侧为重檐歇山顶建筑。
歇山顶的组合建筑:故宫角楼。十字歇山顶与重檐歇山顶的组合。最上面一层为十字歇山顶,下层突出的部分为重檐歇山顶。
歇山顶建筑的组合:北京普渡寺大殿。前面的屋顶为卷棚歇山顶(抱厦),后面的屋顶为单檐歇山顶。

悬山顶

特点:两面坡,坡面悬山出墙

悬山顶在官式建筑中的等级低于歇山顶,位列第三。悬山顶的屋面有前后两坡,而且两坡面悬出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
以建筑外形和屋面做法来分,可分为大屋脊悬山和卷棚悬山两种。前者的前后面相交处有一条正脊,将屋面分为明显的两段;后者屋面无正脊,前后两坡面在脊部形成过陇脊。
悬山顶与歇山顶建筑:北京先农坛。左侧为悬山顶建筑,右侧为单檐歇山顶建筑。

硬山顶

特点:两面坡,坡面不出山墙
硬山顶在官式建筑中的等级低于悬山顶,位列第四。硬山顶的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所有的木梁架全部封砌在山墙内。这是古建筑中最普通的屋顶形式,住宅、园林、寺庙中都有应用。
硬山顶建筑:北京法源寺。图片展示的是山面
硬山顶建筑:北京普渡寺山门

攒尖顶

特点:顶部集中于一点
攒尖顶,顾名思义,将建筑物的屋面在顶部交汇在一点,形成尖顶。攒尖顶在古建筑中大量存在。
古典园林中不同样式的亭子——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圆形等都属于攒尖顶。
此外,宫殿、坛庙建筑中也存在攒尖顶建筑。北京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国子监的辟雍,天坛的祈年殿等,都是攒尖顶建筑。
攒尖顶建筑:北京景山公园万春亭,四角攒尖顶建筑
攒尖顶建筑:北京颐和园佛香阁,八角攒尖顶建筑
攒尖顶建筑:扬州文峰塔,八角攒尖顶建筑
攒尖顶建筑:扬州小盘谷六角亭
除了以上五种基本形式,还有一些屋顶在中国古建中也常常被运用。

卷棚顶

特点:无明显正脊

卷棚顶是两面坡屋顶在顶部相交处形成弧面,没有明显正脊。风格平缓,线条流畅,多用于园林和风景建筑。
卷棚顶建筑:北海公园浴兰轩,卷棚硬山顶。

盝顶

特点:平顶
盝顶的特点是顶部是平的,有四条正脊围成平顶,下接庑殿顶。这样的屋顶可以扩大建筑的进深而无需增加房屋高度。
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的建筑中很多房屋都是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例如明代故宫的钦安殿就是盝顶,正定隆兴寺内的明代龙泉井亭也是盝顶。
盝顶建筑:故宫钦安殿

盔顶

特点:顶部集中一点,垂脊上凸下凹

盔顶因为形似头盔,所以名为盔顶。它的特点是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屋顶正中,即宝顶。这一点和攒尖顶相同,两者的区别是:盔顶的垂脊上凸下凹,呈“S”形,而攒尖顶的垂脊多呈圆弧形。
盔顶多用于碑、亭等礼仪性建筑。现存最出名的盔顶建筑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
湖南岳阳楼
盔顶建筑:故宫文渊阁东侧建筑
小伙伴们掌握的怎么样?我们来个当堂测验:
请问下列古画中的建筑屋顶属于以上哪种形式?(小编在留言里等你哦)
参考资料:
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第二版)》
田永复《中国古建筑知识手册》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屋顶样式示意图及岳阳楼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