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阐福寺大殿遗址、万佛楼遗址的前世今生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9-10-23 16:28:29
1900年,遥望万佛楼、阐福寺建筑群,图中左为万佛楼,右为阐福寺。
金秋时节,北海公园内的阐福寺大殿遗址和万佛楼遗址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不少游人和文史爱好者前去参观。游罢这两处遗址之后,人们不禁会问,这两处遗址的“前世”是什么样子,它们在北海这座皇家园林中又充当着怎样的角色呢?这就为您说一说阐福寺和万佛楼的前世今生。
阐福寺坐落于北海北岸,五龙亭迤北,明朝时是皇家避暑场所太素殿。清乾隆七年(1742年)先蚕坛在北海东北角落成,由于两地相距不远,乾隆皇帝将太素殿改建成藏传佛教寺院——阐福寺。
阐福寺内大白伞盖佛母像全貌。美国摄影师约翰·詹布鲁恩拍摄于1915年。
阐福寺大殿仿河北正定兴隆寺而建,是整座建筑群的点睛之笔。大殿内供奉一尊以整棵金丝楠木大料雕刻而成的佛像——大白伞盖佛母。这尊佛母像通体嵌满珠宝,千手千眼,“高丈六者三倍之”(约16米)“金碧照耀,冠于禁城诸刹”。大白伞盖佛母是密宗佛像,从名称就可得知这是一尊女性佛。为何要将一尊女性佛供奉其中呢?这就不能不提乾隆皇帝的母亲崇庆皇太后了。
万佛楼附属门
崇庆皇太后,钮钴禄氏,13岁时入侍雍亲王府,最初的身份仅为“格格”(亲王的低阶侍妾)。但正所谓母以子贵,在其子弘历继位后的当月便被尊为皇太后,上徽号“崇庆皇太后”。据史料记载,崇庆皇太后曾陪同乾隆皇帝南巡三次;东巡三次;幸五台山三次;幸中州一次,拜谒孝陵,秋狝木兰更是年年不落。将一尊女性佛供奉于殿内,无异于把自己的母亲拉入到佛国世界,礼拜大白伞盖佛母就等同于礼拜自己的母亲。这尊大白伞盖佛母像承载着乾隆皇帝对家国天下的祈愿。
1901年,时任德国公使穆默拍摄的阐福寺大殿。
世事无常,1919年阐福寺大殿意外失火,整座大殿连同殿内的大白伞盖佛母像被焚毁殆尽,仅剩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及大佛殿前的两座石碑。被大火焚毁后,阐福寺大殿区域便日渐荒凉。
1952年,北京市少年之家在阐福寺内成立;1955年少年之家为了扩大活动范围将阐福寺残存的遗址拆除;1974年阐福寺和西边的万佛楼遗址一起辟为北海植物园;2010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阐福寺大殿区域进行考古挖掘。
万佛楼 赫达·莫里逊拍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与阐福寺毗邻的是极乐世界建筑群和万佛楼建筑群。这两组建筑群均建成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乾隆皇帝为庆贺母亲八十寿辰所建。万佛楼顾名思义,因里面供奉万尊佛像而得名,乾隆皇帝在万佛楼成瞻礼诗中标注:建楼范佛,以纪庆典。内外王公、大臣亦有请铸佛像为祝者,统以万计,并奉楼中,因以万佛名楼。
万佛楼高27米,三层七开间,每层楼内均有数千佛龛,里面供奉大小不一的佛像。据《万佛楼极乐世界陈设档》记载,“实有佛像一万二百九十八尊”。1900年庚子国难期间,万佛楼被日军占领,成书于民国初年的《三海见闻志》记载万佛楼内佛像被“日本军运回本国,无一余者”。进入民国后,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万佛楼逐趋于衰败。
1900年,一个意大利士兵在阐福寺门口与铜狮子合影,可以看到阐福寺山门上有外文涂鸦。
1953年,北海公园利用万佛楼区域开办露天电影,出于安全考虑,拆除了摇摇欲坠的“大千驻轮”牌楼。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批示:拆卸下来的木料要妥为保存,将来是否恢复旧观,以后再考虑。
1959年万佛楼改为仓库;1965年已破旧不堪成为危楼,出于安全考虑万佛楼三层陆续被拆除。1987年万佛楼前西侧的乾隆御制“万佛楼成瞻礼诗碑”移至极乐世界建筑群南;2010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万佛楼遗址进行考古挖掘。
历史上,阐福寺大殿与万佛楼遥相呼应构成了北海北岸一道壮丽的风景。这里是礼佛场所,又是皇家园林,既有寺庙的庄严,又有园林的雅致。它们与琼岛白塔隔池相望,让整座北海置身于佛国世界之中。如今阐福寺、万佛阁遗址对外开放,人们可以更近距离地触摸到那段历史。
宋君玮/文
本版图片由宋君玮、韩立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