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美交通线路游评选:2号线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9-11-26 17:29:18


 北京地铁2号线是一条环线地铁,沿原北京城池内城而建。周边有不少名胜古迹,都值得您一去!这些古迹见证了历史,蕴含丰富的文化,在这默默诉说~钟鼓楼千百年来晨鼓暮钟,见证时间的一天天流逝;恭王府经历两百多年的风雨,依旧保存完好,如今默默诉说着历史;地坛公园原是皇家祭地之处,报天地复载之德,教导人们敬畏天地……

钟鼓楼

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位于北京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北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钟鼓楼由钟楼和鼓楼二楼组成,相互呼应,各司其职。

 

钟鼓楼是中国古代用以司时的公共性楼阁建筑,钟和鼓原本都是古代乐器,以后才用于报时之用。中国古代钟鼓楼起源于汉代,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唐朝都城长安是一个繁华的都城,其结构实行里坊制,即以里坊为单位,每个里坊围以城墙,在四面或两面设房门,定时开启。而在宫城正门承天门上设置钟鼓,作为全城的司时中心,早晚根据承天门的钟鼓声开启各坊门及宫门。元代在大都城(即今北京)内,也于宫城之北建了钟楼和鼓楼。

 

北京鼓楼坐北朝南,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建筑,通高46.7米。楼身坐落在4米高的砖砌城台之上,东西长约56米,南北宽约33米,台上四周围以宇墙。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见证中国近百年来历史的重要建筑。

鼓楼为古代城市的报时台。清代划每夜为五节,晚八时(戌)曰定更(又称起更或初更);十时(亥)曰二更;十二时(子)曰三更;二时(丑)曰四更;四时(寅)曰五更;五时(申末卯初)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击鼓,后撞钟。而二更至五更则只撞钟不击鼓。击钟鼓时先快击十八响,再慢击十八响,俗曰:“紧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间计六次,共108响。北京鼓楼楼身有上下二个功能层和中间的一个结构暗层,平面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外带周围廊;城台(下层)外显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内部为拱券结构,前后各有三座券门,左右各一券门,南门前有一对石狮。楼台东北隅有一门,门内有石梯69级,由此登临。

 

钟楼在鼓楼以北约100多米处,原是元代万宁寺的中心阁,始建至元九年(1272年),后来毁于战火。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鼓楼一起重建,成为钟楼,但不久后就再次被毁。清乾隆十年(1745年)奉旨重建,两年后竣工。这次为了防止火灾,建筑全部采用了砖石结构。曾被北京防空指挥部作为办公地,1980年代后誊退。钟楼占地约6000平方米,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通高47.95米。底层基座的四面均有券门,内设75级石阶可上二层的主楼。主楼面阔三间,上有黑琉璃瓦绿剪边覆顶,下有汉白玉须弥座承托,四面分别开一座券门,券门的左右各有一座石雕窗,周围环绕着石护栏。

恭王府

 

恭王府博物馆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是集文物保护、旅游开放、博物馆建设、文化空间营造、文化产业开发等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1982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作为现今北京保存最为完整且唯一对社会开放的清代王府,恭王府已经历了240余年的风雨沧桑。自1978年启动搬迁腾退到2008年迎来全面开放,恭王府人用30年的努力实现了周恩来总理的遗愿。全面开放以后的恭王府,努力发掘自身资源,积极发挥各项职能,践行“和恭仁文”的文化理念,从过去单一的旅游经营、古建修缮转向以业务建设和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全面事业发展,逐渐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文化新地标。

恭王府的景点较多,不着急的话可以慢慢欣赏,比如:大戏楼、西洋门、后罩楼、福字碑、银安殿等。

 

西洋门位于花园中路最南端,是花园的正门,称“静含太古”,为奕訢所建。门由汉白玉石雕砌,形制仿圆明园中大法海园门所建,西洋拱式风格,十分气派。门额外刻“静含太古”,内刻“秀挹恒春”,其中的静和秀是园主人希望达到的两个境界。此外,造园者以此喻代仙境,与门内山谷的一派大自然的风貌相结合,将“静”和“古”的概念融合在一起,更增添了园林的历史感和时空感。西洋门也是园内唯一的西式建筑,可以体现出主人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来挽救清朝统治之意。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另两绝是大戏楼和后罩楼。

 

恭王府大戏楼建于同治年间(1862-1874),是恭亲王及其亲友看戏的场所。这座戏楼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全封闭式大戏楼。在清廷档案中,戏楼均称为“大戏房”。建筑面积685平方米,其建筑形式采用三卷勾连搭全封闭式结构,据说整个大戏楼虽为砖木结构建筑却没有用一根铁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戏楼的声音效果。大戏楼为了保证声音逼真,将戏台底下掏空后放置了若干口大缸,巧妙特殊的构造增大了共鸣混响空间,使观众身处戏楼里的任何位置,都能清晰地听到不借助任何传声工具的演员的演唱。有一次,一位著名演唱家来此演唱后,兴奋地称赞大戏楼比音乐厅的音色效果还要好。

在牡丹院里看戏楼的外景一般,但里面却金碧辉煌。戏台两侧的两根大柱、四壁与顶皆绘满了缠枝藤萝,一片绿叶森森、紫花盛开的景象,使人有在藤萝架下看戏的感觉。据说,当时连慈禧太后看戏都是坐在院子里。恭亲王担心逾制获罪,便在屋顶画满藤萝,意为这是藤萝架而非大堂,真是用心良苦。棚顶悬大宫灯20盏,地下青砖铺就,20张八仙桌配上太师椅,井然有序的放置着。戏楼后壁都是浅棕色的木棂,用暗蓝色丝布做底衬罩饰。厅内南边是高约一米的戏台,戏台上方,一块金字黑匾高悬,上书“赏心乐事”四个篆体字。南部后台为演员化妆室,前为舞台,北部为贵宾及女眷看戏和休息的地方。奕訢生日在农历十月下旬,办生日堂会时需要生火,故大戏楼也被府中人称为“暖楼”。这里除了演戏之外,还是当年恭王府中举办红白喜事的地方。每逢府中重要人物寿终正寝,戏楼就会布满挽联、挽幢,香烟缭绕,长幅高悬,各寺僧尼相继洒经超度亡灵。

 

后罩楼位于府邸和花园的衔接处,111间房屋连成一排,达180多米长。后罩楼是国内王府类建筑中最长的楼,被形容为“99间半房子”,为恭王府三绝之一。后罩楼东部为瞻霁楼,西部为宝约楼。西端的5间房俗称“小迷宫”,这里有国内惟一的室内园林景观,两个楼层之间去除楼板,将亭台楼阁和假山溪流等搬进屋里。这几间室内花园将楼上楼下通连在一起,山石叠砌,可上可下,瀑布飞泻,亭台楼阁和小桥流水都非常精致。此楼前檐出廊,后檐墙上每间上各开一窗,上层为形式各异的什锦窗,窗口砖雕精细,楼梯原为木假山形。楼中间偏西一间的下层有过道门,通向府后的花园。

什刹海

什刹海指前海、后海和西海三个湖泊及临近地区。这里拥有大片优美的湖面,也是北京著名的一片历史街区,众多名人故居、王府等古迹散落其中。

 

什刹海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域西北隅,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毗邻古都中轴线,环抱大运河遗迹。什刹海沿岸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护最完好的一片历史街区。也是内城唯一一处,拥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4A级景区,被誉为“北方的水乡”。什刹海是古都之源、文化之源,是民俗休闲、感受历史、享受时尚的胜地。

 

近年来,什刹海打通了6公里环湖邻水步道。露出了屋檐、古树和天际线,再现了“银锭观山”、银锭桥上看鼓楼的胜景,人们可以从中充分享受到亲水、观景、慢走、健身的乐趣。

地坛公园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坐落于安定门外东侧,与天坛遥相对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地坛是一座庄严肃穆、古朴幽雅的皇家坛庙,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坛内总面积37.4公顷,呈方型,整个建筑朴实端庄,别具一格,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有方泽坛、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地坛公园有不少景点,如养生园、方泽坛、牌楼、皇祇室等,可以边走边了解景点文化。

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是我国第一家以中医药养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园区,它位于地坛公园内,占地面积约2.5公顷。2010年建成。园区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为主要分区,配以五行、五色、五方的内涵,以水栖和陆路为经脉经络,将全园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形体。园内有各类树木3千多株,近百种中草药和可入药的植物。主要景观依次为园林主门,精、气、神和合主题雕塑,心火区,肾水区,肝木区,悦和苑,养生长廊,针灸铜人,养生坊,杏林问茶,药王孙思邈雕像,脾土区,运动养生广场,24节气地雕,肺金区,调息广场,足底反射步道等。中医药养生文化园,借助地坛皇家园林的古老神韵,集中展示了中医养生保健的精华,不仅是弘扬中医文化的窗口,更是让市民了解中医,享受中医的良好场所。

方泽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祇神”之场所,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故称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遵乾隆皇帝之旨谕进行改建,将黄琉璃砖坛面改换为艾青石坛面。现建筑为1981年按清乾隆时形制恢复。坛平面呈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之传说。中心坛台分上下两层,周有泽渠、外有坛壝两重,四面各有棂星门。下层坛台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山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十五尊,供祭祀时奉安五岳、五镇、五陵山之神位;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水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八座,供祭祀奉安四海、四渎之神位,外壝东北部为望灯杆,与其对称的西北部原有瘗坎一处。

雍和宫

北京到处都散落着旧都遗迹,在北二环东北角内侧,就并列着三组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西面那组,覆盖着标志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黄色琉璃瓦,基高殿大、规制整齐,那是元、明、清三朝中央最高学府国子监和祭祀孔夫子的场所孔庙。东面那组灰瓦红墙、格局严谨,则为元、明、清三朝京师“八大寺院”之一的柏林寺。在两者之间,坐落着另一组与之风格迥异、巍峨壮观的古建筑群,在一片土灰基色之中,格外凸显其辉煌庄严的皇家气势,这里就是清代朝廷首寺——雍和宫。

 

历史上,雍和宫经历过三个阶段:最早为清世宗胤禛作贝勒和亲王时期的府邸、清高宗弘历降生和成长之地,是雍、乾两代帝王的“在潜之居”。中段升格清帝行宫。最终改为皇家寺院。王府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府晋为宫”时在雍正三年(1725年),“改宫为寺”正值大清定都北京百年的乾隆九年(1744年)。

 

雍和宫建筑布局完整,规制合乎梵宇伽蓝。寺院前端矗立牌坊,昭泰门前铺设辇道,显尽皇家敕建气势。前部的七座建筑:昭泰门、钟楼、鼓楼、雍和门、雍和宫、讲经殿、密宗殿,呈现中国佛教寺院“七堂伽蓝”式标准布局。后部各殿逐级升高,象征佛陀世界的庄严吉祥。而大经堂法轮殿顶的“一大四小”五座藏式天窗,深含佛教“须弥山”被四大部洲簇拥环绕的寓意。讲经殿、密宗殿、时轮殿和药师殿“四大扎仓”的设立,标志着雍和宫是座藏传佛教的完整学府。最高建筑万佛阁及楼内耸立着的巨大“迈达拉佛”,寓意着“当来下生佛”与“兜率天宫”的圣境景象。寺院中路最重要的御制碑文《喇嘛说》,则将政府参与宗教事务管理的基本国策昭示天下,也奠定了雍和宫京都“首位皇家御用寺院”以及清政府“管理藏传佛教事务中心”的地位。

 

雍和宫的馆藏文物主要包括古建筑、碑刻等不可移动文物和佛像、唐卡、法物法器等可移动文物。由于清代雍和宫具有朝廷家庙的性质,所以雍和宫藏品主要来源于清宫廷赐予、蒙藏地区进京进贡以及清宫造办处铸造的佛像、法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节庆法会、金刚驱魔神舞、佛教音乐、腊八舍粥、坛城制作技艺、面供制作技艺、藏文字体等。春天来雍和宫不仅可以参观文物,还可以赏雍和春色。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始建于元代,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两组建筑群都采取沿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方式,组成了一套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孔庙占地22000平方米,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前院东面有碑亭、神厨、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斋所,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两侧排列着198座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大成门外有乾隆石鼓和与之有关的两座清代石碑。中院的主要建筑为东西庑和13座御碑亭;后院崇圣祠独立成院,集合成北京孔庙完整的古建筑群体。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它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明代永乐,正统年间曾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又增建“辟雍”一组皇家建筑,形成现在的规制。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二万七千多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国子监主体建筑经历7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国子监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北京民俗博物馆

 

北京民俗博物馆(北京东岳庙管理处)是北京唯一国办民俗类专题博物馆,馆址设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岳庙内。

 

北京东岳庙始建于元代延祐六年(1319年),由元代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吴全节出资修建,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后经明清两朝不断扩建,逐渐形成中路正院和东西跨院的建筑格局。全庙占地约47400平方米,古建300余间,集中体现了元、明、清三代建筑风格,堪称古建瑰宝。历史上的东岳庙为国家祀典之所,民间祭祀活动则更为盛大,成为具有丰厚底蕴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心。1996年,北京东岳庙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成立北京东岳庙管理处和北京民俗博物馆。1999年,北京民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建设成为北京民俗的研究中心、展示中心和活动中心是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建馆宗旨。先后举办有“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等各类学术研讨会数十次,出版有《北京民俗论丛》、《老北京传统节日文化》等书籍。馆内常年举办民俗展览,推出了《人生礼俗文物展》、《老北京商业民俗文物展》等大型展览十余部。在春节举办的东岳庙庙会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逢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游园活动。依托馆内东廊院建设的东岳书院为公众提供传统文化讲座服务。博物馆已逐渐成为京城市民和各地游客了解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古观象台

 

北京古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古观象台台体高约14米,台顶南北长20.4米,东西长23.9米。上设8架清制天文仪器。从明正统初年到1929年止,古观象台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是现存古观象台中保持连续观测最悠久的,它还以建筑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清制8架铜仪除了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外,在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还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它们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在这里能看到不少古天文仪器。

 

黄道经纬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的西南角,制于康熙八年至十二年(公元1669-1673年),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2752千克,仪高3.492米,是我国第一架独立的黄道坐标系统观测仪器。外圈正立的是子午圈,两极安有铜轴,用半圆契合,使它固定里面为极致圈,连接在极轴上。距黄极90度,横置着黄道圈,和极致圈相直交,两圈的交点靠近北极者为夏至点,靠近南极者为冬至点。最里面是黄道经圈,用铜轴贯于黄道南北极。支撑子午圈的是一个半圆形云座,座下用两条相背升龙支撑,下接斜十字交梁。此仪主要用于测量天体的黄道经度和纬度以及测定二十四节气,由于我国历代天文学家对黄道坐标系统并不十分重视。因此,该仪制成后使用较少。

宣南文化博物馆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坐落于长椿寺内,以宣南文化为主题,生动地展示宣南地区的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经专家考证,宣武区是北京建城和建都的肇始之地。

长椿寺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由明神宗为其生母孝定李太后敕建,以供养水斋禅师。万历皇帝赐名“长椿”,取健康长寿之意,时有“京师首刹”之称。清中叶以后,长椿寺开始衰败。2002年,宣武区政府制定长椿寺保护规划并付诸实施,投资近2个亿。2005年,长椿寺—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对社会开放,长椿寺景区成为展现北京古都风貌的一处亮丽风景。博物馆有不少展厅,各个展厅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宣南文化。

悠悠宣南展厅:三千多年以前,在山水环绕的北京小平原上,生活繁衍着我们的先民。传说中的“幽都”在周武王克殷反商的推动下,诞生了“蓟国”,于是有了北京最初的城。岁月交替,代有更迭,由蓟城发端,经秦汉、越隋唐、历辽金、及明清,演绎了古都北京沉雄的历史。在我们追索北京城历史演进轨迹时,当不能忘怀——悠悠宣南。

宣南士乡展厅:宣南士人文化兴起于明代,盛于清朝。清初实行旗民分治,京师南城遂为汉人聚居之地。科举之盛,各省试子云集宣南。康(熙)乾(隆)之世,增设博学鸿词科,广揽汉族知识分子编修史书,辑释典籍,直至大规模纂修《四库全书》,天下鸿儒学士奔走京师,客居宣南。在通达仕途之余,形成了广博活跃的学术氛围和结社唱和的文学环境,产生京师城下的“宣南士乡”现象,为清代文化繁荣创造了独特空间。清代中、晚期,国事艰危,一批志在变革图新的思想家、政治家、志士仁人,在宣南土地上倡禁烟,筹变法,兴报业,办教育,为民族存亡奔走呼号,演出了一幕幕近代中国振聋发聩的悲壮史剧。

英烈足迹展厅:在宣南沃土上,众多革命先驱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民族振兴道路,谱写了一曲曲救国救民、与反动势力奋勇斗争的壮丽诗篇。从徐锡麟、秋瑾到孙中山、黄兴,从陈独秀、李大钊到毛泽东、周恩来…… 他们都在此留下了生活、战斗的光辉足迹。

 

梨园胜景展厅:中国戏曲历经八百余年,传承悠久,列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之一。从金代院本,元代杂剧,到明清传奇;从昆(曲)弋(阳腔)繁荣到四大徽班进京;从京剧诞生到走进黄金时代成为“国粹”,都与宣南结下不解之缘。二百年的京剧史,一章一页都在宣南留下了痕迹。在这片沃土上,产生了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马连良等一代又一代京剧艺术大师。几百位著名演员居住、生活在宣南幽静的小巷中。以富连成为代表的众多戏曲科班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演员,支撑了近百年京剧艺术殿堂。星罗棋布的戏楼剧场提供了京剧繁荣的舞台。精良独特的器乐、道具、戏装行业为京剧演出增色生辉。“国剧学会”推动了京剧的学术研究,“梨园公会”凝聚了整个行业的精神。宣南是当之无愧的“京剧之乡”。

 

城南乐园展厅:京师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堪称锦绣斑斓生动鲜活。京师四大庙会之一的土地庙会和抬像出游的江南城隍庙庙会在宣南虽已消失,但厂甸、天桥仍是宗韵存留。二百年来,新春逛厂甸已成为北京人的习俗。士女云集,摩肩接踵,空竹、风车、大糖葫芦伴随着欢声笑语。百戏争艳的天桥,多少惊人的绝技让人目不暇接。三代“八大怪”永远被人们怀念。一代代艺术传人从这里起步成为大师,被人景仰。厂甸与天桥是北京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标志,是宣南文化独有的品牌。

 

 

百年兴商展厅:明永乐初年,于京城商业兴盛处设“廊房”,安置商铺;至清,南城成为国人进京公干、求学、经商驻足之地。上至官绅,下至平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构成了巨大的市场。于是,宣南地区逐步形成大栅栏、菜市口、琉璃厂、天桥等各具特色、门类齐全的商业区和若干行业性商业街,古玩、玉器、餐饮、金融等业态各异,应有尽有。几百年来,众多老字号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诚信的儒商底蕴名扬四海,构成了宣南文化的绚丽风景。

民族团结展厅:北京牛街一带,是宣南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唐幽州,辽南京时期已有来自北方及西域的少数民族在这里生活、繁衍。元代以后更多的回族人聚集于此。古老的牛街礼拜寺,以其千年的历史、宏伟的规模闻名于穆斯林世界。淳朴的回族人民,在宣南土地上生息发展。在宗教典籍研究,文化教育普及,传统医学继承领域以及珠宝玉器,饮食小吃等行业的经营上,都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几百年来,牛街地区汉、回、蒙、维、满等少数民族和谐相处谱写了宣南文化色彩鲜明的一章。

宣武艺园

 

在车水马龙的西二环附近藏着个低调的小型园林公园——宣武艺园,稍不留神就会错过。与其他公园的喧闹不同,宣武艺园犹如书香门第,静静地隐于这闹市之中……

宣武艺园原址为善果寺,重建于明代,至清顺治时为京城第一胜地,被列为京师八刹三山之一。宣武艺园占地7.37万平方米,面积虽不是很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公园是一座融古典建筑和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新型城市园林,极具“苏杭风光”特色。这里主要有“丁香书院”、“松竹滴翠”、“翠浮叠影”“静雅园”、“绿波流音”5个景区。地方不大,景点却颇多,且处处透着精致,每移一步,景色就变化了。园林设计的妙处和匠心,体现得淋漓尽致!

 

楼阁、水池、飞瀑、假山、石桥、古树……既有古代风情,又不失现代时尚。整个公园宁静且雅致。来此,你就会感受到,这里到处都充满着“雅”和“静”的气息。这个时节,这里正是绿树成荫,花草遍地之时,美轮美奂的风景简直让人如痴如醉。

 

艺园主要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以山水见长 以“静雅园”、“丁香书院”作为主要景区。用山石、清池云墙、亭、榭、轩、桥做点缀,西部则以山林风景为主,并配以“松竹滴翠”、“绿波流音”“翠浮叠影”、“醒狮园”等景区,深邃、幽静粗犷的山林景色可尽收眼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区当属“园中之园”静雅园,静雅园在艺园中自成景观单元,包括文静榭、鸣蝉亭、揽雅轩、愈静池、鸳鸯亭、芙蓉桥、明月堤、雅岛等八景。文静榭三面临水,垂花帘檐,两侧有小桥流水,湖水中有金鱼、有浮萍,周边有杨柳花木,茵茵绿草,好一个别致雅静的场所!静雅园内的小桥也很有特色,石桥悠悠,桥下流水潺潺,有时还会看到几只黑天鹅在湖中悠闲嬉戏,真是野趣十足!从“雅趣”的月亮型拱门出来,便可以到丁香书院去转一转,丁香书院是一个古建四合院,院内有“畅神斋”、“流晖阁”、“滴翠轩”等几处中式建筑,古色古香。除了静雅园、丁香书院内的风景,宣武艺园还有许多别致的景色。

在这里漫步,一个转身,一个抬眸便会遇见意想不到的惊喜!不如挑个周末,和三两好友过来艺园走一走,泡一壶茶,聊一整天。如果碰到下雨天,就倚楼听雨,想想便觉得岁月静好~

北京鲁迅博物馆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是由原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合并组建而成,现包括鲁迅博物馆馆区和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区。

馆区内包括鲁迅故居以及鲁迅生平陈列馆。鲁迅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鲁迅于1924年春天自己设计改建成的,也是迄今鲁迅在北京保存最完整的一处遗址。鲁迅在此生活了两年,直到1926年8月离开北京去往南方。此后,1929年5月和1932年11月,他两次自沪返京探望母亲,也曾在此小住。就是在这里,鲁迅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部分精彩华章。

 

 

目前,馆内馆藏文物、图书等藏品7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59件。主要有鲁迅的手稿、生平史料、藏书、藏画、藏碑拓片、藏友人信札等文物藏品;有许广平、周作人、周建人、章太炎、钱玄同、许寿裳、胡风、江绍原、魏建功、瞿秋白、冯雪峰、萧军、萧红、叶紫、柔石、冯铿等新文化运动时期历史人物的遗存;有大量的鲁迅著、译、辑、编著作版本和鲁迅研究著作版本、现代文学丛刊与新旧期刊;还有大量中外版画的名家名作,以及吴冠中、李可染、蒋兆和等一批大师级的作品。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