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法源寺周边的会馆:已陆续找回18个,有5个已挂牌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1-12-16 09:45:59
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毗邻牛街和菜市口大街,占地面积16.16公顷,以“寺”命名,承载着老北京宣南文化、会馆文化和士人文化,这就是法源寺历史文化保护区。它是北京市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被定位为宣西法源寺文化精华区。今年10月,五处曾经不起眼的大杂院门首挂上了崭新的导览牌,东莞会馆、常熟会馆、江苏会馆、宁羌会馆、济南十六邑馆,按照文保单位的登记划分,它们虽够不上区级文保单位,然而,“会馆”二字又为这些寻常民居注入不一样的“灵魂”。法源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街区复兴,就从找回这些“丢失”的会馆开始。
东莞会馆改造提升后修复的大门
江宁郡馆改造成红色会客厅向市民开放
正在改造的赶考博物馆
东莞会馆旧址
一幅手绘“老照片”找回旧时门面
烂缦胡同127号,李艳艳第一次见到这个地址是在《北京会馆档案史料》《北京会馆基础信息研究》和《宣南鸿雪图志》等文本资料上。那还是2017年,作为法源寺项目实施方北京宣房投资管理集团所属宣房大德公司的一名工程师,她加入了该项目的文化挖掘小组,成为了烂缦胡同127号,也就是北京东莞会馆旧址改造提升的现场负责人。
各类文保现场,李艳艳去过不少,可第一次来到127号院门前,她心中暗吃一惊。大门门道被一处自建房堵了一小半,门头还挂着一块黑乎乎的物件。李艳艳端详了两分钟,没看出所以然,这时耳边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姑娘,您是找人还是租房?”
一位老人端着把儿缸子,正坐在马扎上晒太阳。一问才知道,这是位老住户,而和老人为邻的还有20多户,大半为租客。说明了身份和来意,李艳艳准备进院看看,可堆满杂物的过道竟然让推着自行车的她无法顺利通过。一番腾挪终于进院,身上早已沾满灰尘。
五进的院子里“阡陌纵横”,晾衣杆上的衣服、刀勺齐响的小厨房,网线、电线盘根错节,看不出一点儿会馆的样子。
转一圈下来,虽然稍显“狼狈”,李艳艳还是收获了不少有效信息。根据大门棕红色的柱子和上面的痕迹,她判断这是一处蛮子门,符合会馆建筑的一般规制;院内一处残存的影壁,也和文字资料中的记载相符。
不过,在门头和门道的很多地方,被改动的痕迹也很明显。李艳艳一边拍照留证,一边和老居民打听,“咱们这儿早先是个会馆,您知道吗?这大门怎么跟资料上描述的不太一样呢?”
“家里老辈儿都这么说,别看我在这儿住这么多年,好多事还真不清楚,你认识伦志清吗?”
前期准备过程中,李艳艳没少查资料,对于曾在会馆旧址内居住的名人心中有数。老人所说的伦志清,正是近代学者、藏书家伦明之孙。资料显示,伦明全家1915年迁居北京后就住在会馆内。
几经辗转,李艳艳找到了伦志清的联系方式,迫不及待地拨通了电话。
“我小时候在那儿住过,不仅和现在不一样,门头还有一块牌匾呢。”听到伦志清的话,李艳艳喜上心头,一边打听着会馆旧址的原貌,一边把自己实地踏勘的情况告诉伦志清。
一个怀揣文化挖掘热情,一个追忆自家往昔岁月,二人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通了十几次电话,李艳艳心中依稀有了会馆旧貌。可改造提升不能仅凭想象,她需要一张老照片。
“小李,咱们见个面,我画了一张图,亲手交给你。”和伦志清见面时,李艳艳看到了这张手绘的“老照片”。黑红相间的大门,是典型的“黑红净”工艺,常用于明清时期宅门。门柱的排列和纵深,按照金柱大门的制式。门首的牌匾上书“东莞会馆”四个大字。
李艳艳喜出望外,伦志清却格外谨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另一个电话号码。“这毕竟是我凭着记忆画的,为了避免错误,咱们一起给张先生打个电话。”伦志清口中的张先生叫张叔文,是我国历史学家、方志学家张次溪之子,比伦志清年长,对会馆旧貌了解更加详细。和伦家一样,张家也曾在此居住,东莞会馆的另一个名字叫“张次溪故居”。
近一个小时的电话,李艳艳记录了满满一页纸的信息。回到公司,她和同事们把伦、张两家后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与实地踏勘情况结合、比对,最终确定了大门修缮提升方案。
就这样,修旧如旧的“黑红净”大门重现东莞会馆旧址,崭新的导览牌也挂在了门首。烂缦胡同127号,终于找回了旧时门面。
江宁郡馆 江苏会馆
会客厅博物馆让老会馆“活”起来
和东莞会馆一样,法源寺历史文化保护区内,被陆续“找回”的会馆旧址共有18处,包括彰德会馆、仙游会馆、武昌分馆、宁羌会馆、江宁郡馆、黟县会馆、济南十六邑馆、同乡会馆等。除了本次挂牌的5处以外,一些会馆旧址已经通过活化利用迎来了新生。其中,就有位于烂缦胡同108号院的牛街“红色会客厅”。
这里的前身是建于清嘉庆年间的江宁郡馆,2019年9月,经过改造,红色会客厅正式亮相,成为属地一处集党建活动、居民议事、城市更新为一体的共生院落,即一进院为会客厅,二进院为民居。
走进会客厅,310平方米的空间被划分为四大功能分区,分别为“党建展厅”“城市更新展厅”“多功能厅”和“阅读空间”。
党建展厅内,一条时间轴串起谭嗣同、孙中山、鲁迅、毛泽东等革命先烈在法源寺地区革命的足迹和事迹。鲁迅曾在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住过,毛泽东也在烂缦胡同的湖南会馆歇过脚。会馆与革命交汇,孕育了这里的红色基因。
“现在大家有事没事都爱到这里坐坐,会客厅嘛,可以商量事,也可以学习,还能拉家常。”会客厅义务讲解员陈庆红告诉记者。
今年“七一”前后,牛街街道百余个党支部的党员们分批来到会客厅,重温入党誓词,庆祝党的生日。展示区内,一张张党员合影诉说着红色会客厅的现在,而传统的四合院布局和装修制式讲述着属于江宁郡馆的故事。不少属地居民都是在陈庆红的讲解中,了解这里的过去。
从开门迎客至今,累计接待日常参观2万余人次,开展50多场特色党群活动。曾经的会馆中,回荡着红色诗词的朗诵声、读书声和党员们的欢笑声。
会客厅红红火火,人气颇旺。不远处的江苏会馆旧址也正在孕育新的业态,那就是以士人文化为展陈主题的“赶考博物馆”。
尽管还没有改造完毕,博物馆内展陈内容可见一斑。多宝槅、丈八条案、太师椅,透出古色古香和宁静之感。笔架、镇纸和“琴韵书声”的匾额,把这里还原成一位赶考举子起居、备考、会客的空间。
现场负责人张爽说,这里将围绕“科考、乡籍、会馆”三个历史要素,打造“源于科举、高于科举”、“源于会馆、高于会馆”的精品教育基地。
开放后,展陈区域划分为庭院景观、陈列展室、交流区、设施服务区等。其中,将包含赶考起源、概念、制度、人选资料介绍;各省赶考路线图;古代名人赶考轶事;赶考用品及模型展示(衣、帽、箧笥、被、帐、巾、笔墨纸砚、书、伞、信物、礼品、食品模型等),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赶考举子的一天。
烂缦胡同
未来变身宣南文化展示“橱窗”
寻回“丢失”的会馆,让旧址获得“新生”。法源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提升和改造仍在继续。如今,经过提升后的烂缦胡同已然亮相,区域内随处可见的架空线均已入地,管线实现了雨污分流、更新的低压燃气管线为后期市政改造打好了基础。
午后或傍晚,胡同各处绿植、景观旁都有聊天的老街坊。石桌两侧的老人在“楚河汉界”玩得起劲,一派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油然而生。
法源寺项目历史文化挖掘小组负责人童建娟说,为了让这片文化精华区更加宜居,改造提升在展现“宣南文化”和“会馆文化”的同时,力求引入新业态、新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几年来,国际设计周活动中,从不缺少法源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身影。胡同体验、丁香元素、潮流兔爷手办等引得大量90后、00后来此打卡。
时尚的文化咖啡馆、人才公寓、短租酒店让不少都市白领和新北京人选择来到这片热土,与胡同里的大爷大妈做邻居。未来,这些“新鲜血液”还将搬进共生院,体验实实在在的胡同生活。
自从菜市口西片区启动申请式退租以来,该模式已逐步在核心区各处“开花结果”。未来的法源寺片区,也将通过退租和改善的方式,让街区迎来质的飞跃,让居民们的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不仅如此,项目实施方已经研发完成了法源寺街区智慧运管平台,智慧化赋能街区建设和运营管理,统筹片区资源,盘活沉淀资产,形成街区文化及社区营造展示橱窗,打造贴近胡同生活,连接用户、商家、管理者的智慧街区,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提升老城更新的效率和水平。
童建娟说,未来,将以烂缦胡同作为宣南生活的纵向主轴,串联街区功能,打造法源寺文保区文化中心、党建中心及商业服务中心。引入设计师工作室,金融、科技、文化企业入驻街区,补足街区功能短板,引导街区业态升级,让街区成为展示宣南文化的“橱窗”。
法源寺一带曾是汉代蓟城城址所在地,被视作北京860多年建都史的肇始之地。历史的变迁给这里注入了文化、市井、会馆、红色等基因。北京老城复兴的“东风”,必将为这里带来新的生机,让它如法源寺的丁香一样,鲜艳芳香。
本报记者 张骜 方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