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宫如何防火?木墙改砖墙,雍正建起专业消防队


编辑:北京国旅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2-04-19 08:45:47


 北京市文物局与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共建“北京文物安全研究院”,齐心协力守护文物安全。北京地区古建筑文物以木结构为主且数量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位于市中心的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包含古建筑近万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历史上曾遭受火灾近60次,人们和火灾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火烧连营”木墙改砖墙

太和殿东西两侧的卡墙是故宫防火墙的典型形式,为砖砌墙体,可阻断火势蔓延。

《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二月初三凌晨,太和殿发生火灾。火灾因紫禁城西北位置的御膳房内太监用火不慎而诱发。火势趁着西北风向南窜,跨过了乾清门广场,依次穿过后右门、中右门,然后又趁西风拐了个弯儿,沿着太和殿西侧的木质斜廊蔓延至太和殿,烧毁太和殿及其东侧的木质斜廊。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太和殿复建工程启动。工程负责人梁九认为太和殿历史上的多次火灾均由建筑两侧的木质斜廊引燃,因而向康熙皇帝建议,把木质斜廊改为砖砌卡墙。这一建议得到康熙批准。太和殿两侧的防火墙,有利于阻隔建筑两侧的火源向东西蔓延,对太和殿的防火起到了重要作用。

故宫内防火墙的另一种形式为封后檐墙,又名封护檐墙或风火檐墙。封后檐墙的做法始于雍正五年(1727年),主要特点是建筑的后檐墙不开设门窗,且屋檐位置的檩枋、椽子等木质构件均用砖墙封砌,不露在外面。

据乾隆年间大学士鄂尔泰等人所撰《国朝宫史》记载,雍正五年,雍正帝颁布诏令,说“宫中火烛最要小心”。他认为日精门、月华门以南的围房有做饭的值房,火星常常会窜到房檐上,很容易引发火灾,并危及其他建筑,因而下旨:“可将围房后檐改为风火檐,即十二宫中大房有相近做饭小房之处,看其应改风火檐者,亦行更改。”

雍正建起专业消防队

康熙十八年的大火给年幼的胤禛留下了深刻印象。雍正帝当政之后,很快就组建了一支职业化的消防队。这支消防队由年轻体壮、性格稳妥、操演技术娴熟的八旗官兵、皇宫侍卫组成,称“防范火班”。到雍正七年(1729年)时,防范火班人数达到了1288人。37个侍卫值班点都配备全套消防工具。雍正皇帝还规定,驻扎在防范火班附近的官兵,也应该在夜间失火时,加入到灭火行动中来:“凡夜间遇有传集之事,火班处附近居住之官员兵丁,即令赴该救火班之大臣处呈递名牌,听其指示遵行。”

故宫的消防水源主要来自内金水河和大水缸。内金水河为故宫里的河流,河水由故宫西北筒子河水关进入,从故宫东南角水关出宫,蜿蜒曲折,为故宫提供了丰富水源。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六科廊(位于午门以南)火灾、天启六年(1626年)武英殿西油漆房火灾,均得力于内金水河的水源,使得火势被扑灭。

故宫中轴线及内廷区域的部分建筑,距离内金水河、水井等水源较远,建筑前则会安放水缸。清代史料中,“缸”通常被称为“海”,寓意可存储很多水。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三》记载:清光绪时期,紫禁城内有镀金铜缸18口、大铜缸22口、中铜缸152口、小铜缸8口、大铁缸4口、小铁缸104口,共计308口;每年十一月初一至第二年正月三十日,宫里会安排苏拉(宫廷杂役人员)在缸底烧炭熏缸,避免缸中的水凝结;每年二月初一至十月三十日,这些苏拉每月两次往缸内加水,以保证有充足的水源。大铜缸的口径约1.6米,烧造时需费铜上千公斤,如此大体积的铜缸,为消防用水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保障。

清宫造办处制作的水龙模型

 

消防水龙“西洋激桶”

火灾的扑救离不开灭火工具。明清时期,紫禁城的灭火工具除了云梯、钩子、水桶等普通工具外,还有一种借助机械作用的“灭火枪”,称为激桶。紫禁城里的激桶有两种形式:唧筒和水龙。

唧筒在清宫档案中又被称为“岔子激桶”。故宫博物院现藏唧筒多为铜制,呈下粗上细的中空长筒状,由内外套筒、喷水头、支脚、阀门等部件组成。内筒被抽出后,整个唧筒的长度可达2米。最里层内筒的顶部固定了喷水头,最外层套筒底部有数十个小孔,用于汲水。支脚用于架立唧筒。阀门一般有两个,为铜片或软皮,分别控制进水和出水。唧筒往往与水桶配合使用。建筑失火时,救火人员将唧筒支脚张开立在水桶中,将喷水头对准火点,通过手动前后推拉底部内筒,即可产生喷水效果。

水龙(水铳)是一种利用拉压杠杆方式取水及喷水的灭火装置。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口授、明代官员王征笔译的《远西奇器图说》中,展示了其灭火示意图。清中期起,水龙逐渐取代了唧筒。水龙在清宫档案中被称为“西洋激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堂呈稿》载有嘉庆二十年(1815年)六月初五“宫内各等处安设西洋激桶三十一架,叉(岔)子激桶一架,共计三十二架”。

故宫博物院现藏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制作的水龙模型,是当时成批制造水龙前的小样。水龙在构造上主要由水箱体、铜缸、活塞、阀门、铁杆、压梁、将军柱、出水管等构件组成。其中水箱体相当于水龙的“外壳”,且底部有抬杠,便于搬运。铜缸为圆柱形,位于水箱体内,数量为四个,相互间有软管及阀门相连;两个铜缸用于存水,另两个铜缸内有活塞,用于吸水。活塞由圆形铜块与数层软皮挤压而成。活塞被固定在一根竖向铁杆端部,而铁杆的另一端则与压梁固定。压梁为一根长木梁,功能相当于人力挤压活塞的杠杆。将军柱位于水箱体中部位置,底部与水箱体固定,顶部与压梁铰接连接,相当于杠杆的支点。出水管位于将军柱旁边,为竖向铜管,管底有软管与吸水缸相连,管顶可再接自由转动的水平管,以利于朝各个方向喷水。

《远西奇器图说》评价水龙:“火力正胜,人不可近,但有此器,则五六人可代数百人之用,又不空费一滴之水,不拘多高、多远,皆可立到。”足以说明其优越性。

《远西奇器图说》中的水龙

 

故宫内外的石室铁亭

防火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石室金匮了。位于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南口的皇史宬正是这一模式的遗存。皇史宬占地8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殿内大厅无梁无柱,南北墙厚分别为6米,东西墙厚分别为3米。地面筑有1.42米高的石台,其上排列152个外包铜皮雕龙的樟木柜,存放着皇家的圣训、实录与玉牒。

故宫内也有几处石头房,采用石材代替木质构件部分,建筑的外观则与其它建筑无异。内廷后三宫即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两侧,有四间房为此做法。这四间房分别位于凤彩门、龙光门、增瑞门、永祥门四座门廊的南侧,每间房的北墙即为门廊的南墙,南北向长约1.6米,东西宽约7.7米。

以凤彩门南侧的石头房为例,这间石头房可谓“实心房”,因为四面均为墙体,墙体内部填满碎砖。墙体之上的外部用石材雕刻出柱头、梁头、斗拱等木构件的形状,并饰以油漆彩画,使其外观与其它房间完全一样。墙体正上方用砖砌筑成拱高约1.5米的圆拱砖券(其它房间是木质梁架做法),砖券之上的屋顶做法又与其它房间相同,使得整座建筑的瓦顶呈现统一的外观样式。由于部分构件表面漆皮掉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暴露的石材。

另外,故宫内还有一座未完工的防火建筑,名为灵沼轩。宣统元年(1909年),隆裕皇太后听从太监小德张的建议,要在延禧宫遗址盖一座“不怕火的建筑”,且还能满足皇宫休闲娱乐的需求,取名为“灵沼轩”。其设想构造为:地下一层、四周建有条石垒砌的水池,计划引金水河水环绕;地上两层,底层四面各开一门,四周环以围廊;殿中为4根盘龙铁柱,顶层面积缩减,设5座铁亭;四面出廊,四角与铁亭相连。如果真的建成,这宛然是一座水晶琉璃世界,帝后闲暇之时可徜徉其中,观鱼赏景。

然而由于清政府国力空虚,再加上辛亥革命爆发,灵沼轩开工3年后即停工,一直搁置至今。如今公众看到的灵沼轩,就是百年前未完工的状态。灵沼轩以石材做墙,钢框架作为核心受力体系,并引入水源来隔火,上述做法从防火角度考虑,是有积极作用的。不仅如此,灵沼轩采用了钢结构框架体系,是我国较早的钢结构建筑。

故宫古建筑的传统防火方法,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防火智慧,对我们今天守护北京文物的消防安全,仍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旅
中国国旅
返回顶部